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构造坡折带对沉积砂体的展布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镇凹陷为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区内在潜山油气藏等勘探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由于下第三系沉积砂体的发育分布极其复杂,对其控制因素方面的研究较为簿弱,油气勘探一直没有取得重要的进展.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和构造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及岩芯等资料,建立了车镇凹陷下第三系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阐明了沉积相特征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揭示了断裂坡折带对沉积体系配置的控制作用;同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探讨了断陷湖盆的沉降机制及其对盆地充填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几种不同的断裂坡折带与砂体分布样式,提出了凹陷内最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带,在构造活动盆地中同沉积断裂对沉积控制作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提供了参考.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车镇凹陷早第三纪沉积可分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及10个三级层序.一、二级层序由凹陷内可追踪的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面所分隔,在地震剖面上可进行区域性的追踪对比;对三级层序进行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的划分,并依据测井曲线的变化及叠置方式可在凹陷内追踪对比三级层序和体系域,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2.在研究区内下第三系中识别出了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一半深湖、碳酸盐浅滩和深湖等多种沉积体系.3.在以层序类型为单位编制各主要层序的沉积体系空间分布系列图的基础上,阐明了等时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和演化.4.凹陷总体为一北断南超的箕状半地堑断陷盆地,其发育受到北东、北西向张性大断裂的控制.其构造格局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北部陡坡构造带、中央洼陷带、南部缓坡构造带和南部凸起带.5.在阐明盆地的构造格架和主要同沉积断裂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层序地层和构造地层分析,对区内主要断裂坡折带的层序一体系域构成和分布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区内同沉积断裂对沉积体系和砂体的控制作用.6.结合构造沉降史、回剥反演法及SSMS层序地层模拟软件,分析了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凹陷内的三次裂陷幕式沉降过程.7.在层序和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对烃源岩、储集层和区域盖层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重点从断裂坡折带与沉积体系发育的分布关系,对有利的储集砂岩相带进行了预测,提出车西洼陷、大王北洼陷和郭局子洼陷的北部陡坡断裂坡折带和车西洼陷南部的曹家庄断裂带和大王庄地区的南部缓坡一洼陷边缘断裂坡折带为凹陷内最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带,认为沙河街组沙四上段、沙三段、沙二下段的三角洲砂体值得进一步勘探的重视.
其他文献
该文以新集矿区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水化学分类判别模型,并对上述方法、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深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有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喜好和教师的讲解与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
该论文首先回顾了油气盆地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及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质量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回顾了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技术及其对地质体建模的参考作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蓬勃发展,而其组件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将其强大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该
该文主要论述P-SV转换波资料的野外采集、处理、解释及利用转换波资料研究各向异性的一些新的方法和成果.在转换波资料的采集研究中,首先是采集设备的更新,研制了新型实用的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而地震是导致斜坡失稳,诱发崩塌、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由于地震导致的边坡失稳事例数以万计。在过去的几年中,相继发生了汶川大地震(Ms
通过对湖北省赤壁市三条大道和陆水湖风景区共四个采样剖面尘埃系统磁性参量的分析,及代表性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的综合研究,得到了赤壁市道路尘埃的磁性结构特征与污染
当前,无轴传动是印刷装备领域中最新,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印刷机械采用这项技术可以简化传动机构,提高传动精度和灵活性。可以说,无轴传动将会给印刷机装备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如今国家发展越来越迅速,情景教学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近些年来,初学历史中已经广泛应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新的与初中历史相关
针对油田套管腐蚀严重的特点,研制改进了Y341-114高压封隔器及其组合管柱,并在濮城油田进行了现场施工应用.经30口井的施工表明,该封隔器具有密封性能好、有效期长等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