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外源激素对绵羔羊卵泡发育的影响和羔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外源激素对绵羔羊进行处理,同时对羔羊血液中FSH水平变化进行分析,以1~2月龄和3月龄左右的羔羊为材料,研究羔羊卵泡发育和血液中FS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类型、体内的FSH水平及年龄都对卵泡的发育有影响,并且血液中高水平的FSH对卵泡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1~2月龄的羔羊采用FSH+PMSG和FSH+LH处理,根据羔羊卵巢上2-8mm卵泡的数量及体外胚胎的发育筛选出较佳方案;同时采集羔羊血液,测定外源激素处理前后羔羊体内的FSH含量,观察FSH水平变化与卵巢上卵泡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采用FSH+PMSG处理后,羔羊两侧卵巢可获卵母细胞数(42.3±2.5、36.8±1.1)与采用FSH+LH所获卵母细胞数(26.7±1.7、21.0±2.3)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前者的卵裂率(83.13%)、囊胚率(16.67%)与后者的卵裂率(86.71%)、囊胚率(15.31%)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差异不显著(p>0.05)。②注射FSH+PMSG后羔羊体内的FSH峰值(2.615mIU/ml)明显较注射FSH+LH的峰值(1.582mIU/ml)高,且两者均高于对照组(1.032mIU/ml),差异显著(p<0.05)。因此,对于1~2月龄的绵羔羊在采用外源激素诱导时选用FSH+PMSG的方案较佳,可获得较多数目的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且注射外源激素后羔羊体内的FSH水平将明显上升,高水平的FSH可促使卵巢上更多的卵泡发育。
本试验还比较了1、3月龄羔羊在采用相同的外源激素FSH+PMSG处理后,其卵泡发育的差别,并分析了两者出现差异的原因。同时采集1、3月龄羔羊血液,测定其FSH的含量在激素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①3月龄羔羊注射外源激素后两侧卵巢可获卵母细胞数(10±0.7、8.5±0.6)远远低于1月龄羔羊所获的卵母细胞数(42.3±2.5、36.8±1.1),且差异显著(p<0.05)。两者卵母细胞在体外的卵裂能力整体来说差别不大,但1月龄羔羊的囊胚率(1633±0.96)%要高于3月龄(9.29±1.55)%,且差异显著(p<0.05)。②激素测定结果表明,3月龄羔羊体内FSH水平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试验组整体水平都低于1月龄羔羊。由此可说明,羔羊体内的FSH水平与卵巢上卵泡发育有一定的关系,3月龄羔羊卵巢上仅有少数几个卵泡发育很可能是因体内较低FSH水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