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盈率全称为市价盈利比率,亦称本益比,是股票市场基本分析法中用于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是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制订合理调控措施的一个重要依据,也可以帮助广大投资者辩明市场风险,选择恰当的投资策略.长期以来对中国股票市盈率的判断往往停留在绝对数值的简单比较上,缺乏对市盈率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尤其是缺少市盈率的实证研究.理论界和证券业的各方人士对市盈率的高低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影响了证券管理者和市场投资者对市盈率水平的正确判断.该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以中国股票市场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的整体变化特征,找出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结构上的差异,研究影响市盈率变化的各种因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水平做出评价,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市盈率高低的原因及利弊,提出作者的观点和相应的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概述市盈率的定义及内涵,分析影响市盈率的因素;比较平均市盈率的三种计算方法,并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第二章:利用实证方法分析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的历史变化规律,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流通股本规模、行业属性进行结构分类,分别研究不同类别股票在不同时点的市盈率特征,对股票一、二级市场和A、B股市场两个被人为分割的市场市盈率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第三章:以该文导论中所推导出来的影响市盈率变动的因素为线索,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其各自对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的影响及程度.第四章:通过对市盈率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及市盈率的纵向横向比较,对中国股票市场市盈率的现实水平作出评价.第五章:分析造成市盈率水平偏高的体制性原因及技术性原因,分析高市盈率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进四十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对内和对外的充分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宏观、微观等经济因素均催化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在广覆盖、低保障为特征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设立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占有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成功角逐市场的关键,然而这种知识绝然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知识,它必须具有开创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特征,开创性是指知识是
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了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鉴于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与枢纽地位,深化金融改革理应成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巴曙松指出“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核心是要大幅
针对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的双顺差趋势,以及国家外汇储备随之不断迅猛增长、攀升的现状,本篇论文采集了我国近10年国际收支表的各项数据;详细分析了表中各个项目的发展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