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与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理论以及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的风格论的启发,本文旨在探究动念对等与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之关系,通过分析沈复的自转体小说《浮生六记》及其两个英译本从而说明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正如布丰所言:风格即人;文学作品及作家风格各异。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读者因其美丽的语言,不同的人物塑造,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以及一系列优美的意象而受感动,获得美的感受并获得启发。对于国内外学者及翻译家来说,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一直备受瞩目。尽管人们对风格的可知性及可译性各持己见,一些作家、翻译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风格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可知性、可译性。刘宓庆先生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指出:“翻译风格论关注的中心是原语风格意义的所在,以及在对原语的风格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原文风格的’适应性’”。根据这一理论,风格翻译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发掘原语的全部风格意义;二,转换风格意义。此外,他还提出了风格标记理论,风格标记由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以及修辞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包括:表现法,作品内在素质分析及接受者的视野融合)组成。受以上理论的启发,本文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当涉及到风格翻译的方法问题,刘宓庆先生提出了模仿、重构、淡化三种方式。迄今为止,不乏有学者提出了风格翻译的标准及原则,其中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原则就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为其强调“在译语中再现原语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在风格翻译的过程中,具体翻译方法的应用应在某些翻译标准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可得到理想的译文。本文利用近半的篇幅论证了在翻译《浮生六记》的风格时,动态对等理论可作为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发挥其作用;在第四章,本文作者对大量的例证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原语风格是如何被林语掌先生和布莱克先生在译语中得到再现的。通过对比较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就原著风格而言,林先生的译本最为贴切自然;广义上而言,当辅之以具体的翻译手段,动态对等理论在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柴胡清肝汤是小儿解毒证体质(日本一贯堂医学对现代人的体质分型——编者注)改善药,是在温清饮(黄连解毒汤与四物汤的合方)的基础上加柴胡、桔硬、甘草、连翘、薄荷、
传统教学英语教材片面地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已经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所作
基于模型定义技术使三维模型成为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唯一依据,这一应用必然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文章在基于模型定义技术的背景下,提出了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及应用模式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的临床观察要点,寻求更好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158例以肝性脑病为主要诊断的病例,其中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托烷司琼对肛肠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7例择期行肛肠手术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患者分为A组(49例)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到中国观光游览,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着日益突出的重要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准确恰当地把中国丰富的
近年来,词块这一语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对词块在语言学习和教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词块教学法对听力理解的作用这一领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