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以张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为例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处于信息数据化时代,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以广泛应用、“大数据”也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在这样背景下,形成了信息的数据化应用模式:人们的生活痕迹和生活轨迹都会被记录下来并转化为相关数据,通过网络信息快速地传播并被有效利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重要的商业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计算机数据共享和信息应用的广泛普及,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的效率不断提升,也使得个人信息的经济利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然而,在信息技术发展为公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成为一种社会危害,危及个人财产乃至人身权益,一系列诸如2016年徐玉玉电信诈骗案件、2018年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信息泄漏案件、去哪儿APP用户信息泄漏恶意篡改案件等,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我们可以发现的是,此类犯罪以及相关的下游犯罪逐年频发,犯罪手法复杂多样。而此种犯罪的高发态势使得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成为刑事立法、司法关注的重点。对此,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正式将“网络信息”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为其设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为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解决司法适用问题,2017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了定罪量刑的加重情节,并b为不同类型的信息提出了明确的分类标准,有效地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该罪的犯罪对象,“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认定为关键一环,无论是理论学术上还是司法实践中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争议,譬如本罪的保护法益、犯罪对象、信息的识别标准等问题。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式,通过对具体案例——张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的分析,深入探究司法认定过程中本罪频发性存在的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本人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对储存在平房仓、高大平房仓、楼房仓和半地下仓的同年份、同国别的进口大豆,在两年储存期的品质、水分、温度、损耗等变化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半地下仓储藏进口大豆可以延缓品质劣变速率,同时损耗较低,其次是高大平房仓,第三是楼房仓,最后是平房仓。平房仓在四种仓型中粮温受外界影响最大,品质劣变速率较快,保管难度较大,损耗最高。
期刊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发展,单基站将容纳更多通讯设备,且设备的功率也将大大增加,5G基站建设面临的空调能耗问题及设备散热问题将变的更加突出。热管系统由于其能充分的利用自然冷源,具有较高的节能潜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站冷却系统中,但是热管系统只能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工作,因此必须补充机械制冷系统进行辅助冷却。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热管与机械制冷相耦合的制冷系统,并对其展开研究。本文以一
学位
目的 探究白藜芦醇抑制大鼠高原缺氧心肌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n=15)、低氧暴露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n=15)、白藜芦醇干预组(低氧暴露+400mg/kg白藜芦醇,n=15)。各组动物预先灌胃15 d,低氧暴露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转至低压氧舱进行低氧干预(固定海拔高度6 000 m,20 h/d,30 d)。小动
期刊
为了解浅圆仓玉米储藏全年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实仓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一浅圆仓玉米入仓后第一年粮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剖面上的变化,并通过温差和露点评估了粮堆表层的结露风险。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粮面下5 m范围内粮食受夏秋季太阳热辐射影响,温度超过20℃的时间在2个月以上,空调控温工艺能将仓温和表层粮温有效降低至25℃及以下,但在秋季空调关闭后,粮面下9 m范围的粮温有不同程度反弹升高;在水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特别是5G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技术变革。然而,如何在广电通信行业有效利用5G技术,是新一代广电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5G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广电技术与5G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广播电视产业是国家一级的重要产业,它不仅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5G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探
期刊
目的:探究一氧化碳饱和血红蛋白(CO-HBOC)能否通过抑制TREM-1/TLR4通路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对高原低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生理盐水(NS)组、高原低氧生理盐水(HS)组和高原低氧CO-HBOC(HC)组。低氧组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5 500 m高原环境。实验舱运行时间为24 h/d,控制昼夜比约12 h∶12 h,连续低
期刊
为探究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森林群落的C、N、P养分循环特征,比较了天坑内外森林群落的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与天坑外部森林相比,天坑内部森林植物叶片(leaf, l)和凋落物(decomposed litter, d)呈现出C低N、P高,土壤(soil, s)为C、N低P高的格局。植物叶片lC:lN、l
期刊
针对粮食收购过程中扦样设区选点不科学、不合理导致的扦取样品代表性不足和存在人为舞弊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双目视觉与图像分割技术的散装粮随机扦样方法。首先使用双目相机获取装粮区域图像信息并校正,利用Unet网络模型实现校正后左图像目标分割,再使用Opencv计算目标区域4个角点像素坐标,根据扦样规则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扦样区域并随机生成扦样点,最后针对BM匹配算法生成视差图效果较差的问题,采用SG
期刊
污染物监测调查工作的基础前提是采样,为探索稻谷中重金属污染调查的最佳采样量和布点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稻谷中重金属,总As、iAs、Cd、总Hg、Pb的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分层抽样技术对该区域水稻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和合理采样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糙米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且平均值均低于国家限量。采用半方差函数拟合,总As、iAs、Cd、Pb均符合高斯模型,且决
期刊
BP神经网络算法在粮食仓储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本研究尝试将BP神经网络引入仓储小麦品质预警模型,以天津储粮抽检数据为对象,通过对室内温度的记录,样品水分、淀粉、蛋白质等11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定期检测,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仓储小麦的品质预测与影响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预测方法具有较小的过程误差和较高的结果准确性,为仓储小麦的品质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