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燃油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建模与混动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缺口的不断加大和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促使汽车行业不断寻求能够替代化石能源的车辆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电动汽车、燃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生物质能源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多种能源形式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多元化的发展时代。本文研究的是一种低排放、低能耗的并联型气动-燃油混合动力汽车,这种混合动力系统综合了气动发动机低速大扭矩和内燃机高速高效率工作的特点,二者优势互补,提升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本文在对气动发动机数值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变配气相位的气动发动机控制策略;对气动-燃油混合动力汽车的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混动系统在特定驾驶循环下的驾驶表现和节能潜力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气动发动机的可变配气机构,并对配气机构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分析。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对气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热力学分析的气动发动机数值仿真模型。针对气动发动机四个配气相位角优化时存在的耦合关系,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各相位角的一阶敏感性和总体全局敏感性,发现进气提前角和排气提前角对发动机输出表现影响较小,在优化过程中作为可忽略因素忽略其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因此选取进气关闭角和排气滞后角作为主要优化对象。以在一定进气压力、转速和需求扭矩下发动机的效率值作为优化指标,分析了进气关闭角和排气滞后角对发动机输出表现的影响,并计算出在一定条件下发动机效率最大时配气相位取值,为气动发动机运行状态的控制提供了指导。2)对气动-燃油混合动力系统的系统结构、数学模型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气动发动机工作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逻辑的混动系统控制策略。建立了气动-燃油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对混动系统在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标准工况下的行驶表现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表明,在NEDC工况下,气动燃油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实现节油40.19%,降低25%的能耗,表明气动-燃油混合动力系统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和发展前景。3)在对气动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控气动先导式的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的设计方案,建立了配气机构的数值仿真模型,对配气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气动先导式可变配气机构的最短动作时间小于10ms,能够满足气动发动机在1200rpm设计转速下的工作需求,为气动发动机的控制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旋压成形是实现薄壁回转体类零件的少无切削加工先进制造技术,以其产品精度高、工艺柔性好、节约材料、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等诸多优点而成为塑性成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学位
港口作为物资贸易和运输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伴随而来,人们对港口装卸机械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大型化、连续自动化、高效率、自重轻、机电一体化、人机工程一体
全球动漫产业的产值达2228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英国数字娱乐产业年产值占其GDP的7.9%,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美国网络游戏业已连续多年超
本文以电控变量柱塞泵在车辆启停节能系统中的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工程车辆上的电控变量柱塞泵方案。该方案设计的是一种既能够对车辆提供平时驱动的动力,又能在
织物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工业、民用等领域。但织物复合材料结构制品在工程应用中受到低速冲击后,会出现脱层、凹陷等损伤,严重时可能完全丧失承载能
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采用工程热物理与纺织材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着装后的人体上臂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经典生物传热方程的基础上,结合人体
A股市场火爆,基金发行同样是热火朝天.3月2日,爆款基金再度现身.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发行渠道了解到,3月2日启动发行的兴全优选进取三个月持有FOF经过半天的发行已经达到首募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