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加大能源的综合开采和合理有效使用。目前,釉料烧结温度往往高于1000℃,即耗能,又污染环境,不适合未来经济战略的发展。超低温釉的研究,由于其烧结温度降低,使其用途更加广泛,用其可以用在陶瓷制品缺陷的修复,降低陶瓷制品的次品,减少资源的浪费。论文从无规则网络学说出发,确定以Na2O-MgO-BaO-ZnO-B2O3-SiO2为釉料研究体系,采用ZnO、Ba CO3、滑石粉为助熔剂,分别变化其含量,经过高速球磨制备成釉浆,再经涂抹、烧结成釉,实验过程中,讨论了釉料的DSC-TG、SEM、XRD及釉料软化温度的影响。(1)ZnO体系实验中,通过对釉浆做DSC-TG图可以获知,随着ZnO含量的变化,釉料的成釉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当ZnO含量为14.23%时,釉料的成釉温度最低,从DSC图上可以获知其于624℃成釉;对釉浆进行涂抹,分别为640℃、700℃烧结,保温8小时,可知釉中存在大量片状晶体,且晶体大小不一。(2)碳酸钡体系实验中,随着Ba CO3含量的变化,含量1.78%-3.50%间,釉料的熔融温度及成釉的温度变化都较小;对釉浆进行涂抹,分别为640℃、700℃烧结,保温8小时,可知,釉中存在大量片状晶体,且晶体大小不一;对釉浆做软化点测试,可以获知:随着BaCO3含量的变化,釉料的软化点,明显降低,当Ba CO3含量1.78%-3.50%间,软化温度变化较小,当BaCO3含量继续增加,软化温度反而升高。(3)滑石粉体系实验中,对釉浆做DSC-TG图可以获知,随着滑石粉含量的变化,釉浆的熔融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继而又降低;对釉浆进行涂抹,分别为640℃、700℃烧结,保温8小时,釉中仍是大量片状晶体,且晶体大小不一;对釉浆做软化点测试,可以获知:随着滑石粉含量的变化,釉料的软化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当滑石粉含量为3.26%时,釉料的软化温度较高,其为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