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世界各国普遍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就开始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随着消费函数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在中国,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近二十多年,中国始终处于不断的制度变迁之中。对于中国城镇居民,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而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已经深刻影响到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消费函数理论框架内考察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理论分析部分以确定寿命典型消费者的跨期消费决策理论模型为基础,逐步放松假设条件以逼近现实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先后引入不确定寿命、流动性约束和养老社会保障。并且,采用计算机动态模拟技术将理论模型的含义直观表达出来,利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养老社会保障对居民寿命不确定性风险的完备保险功能和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通过对跨期替代弹性和利率等关键性参数分别赋予三个不同的值以保证理论分析和计算机动态模拟对参数赋值的稳健性。 实证研究部分选取辽宁省2002年和2003年城镇3250户和3600户居民家计调查数据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分别设定全体居民户的虚拟变量模型和有社会保障居民户的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模型,以实证分析是否拥有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财富拥有量的差异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程度,并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过选取1985年至2003年中国城镇按收入等级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数据,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下分别进行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实证分析1992年至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与当期基本消费需求支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