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α-平滑肌动蛋白3个因子在泡型包虫病患者正常肝组织以及边缘带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来明确泡型包虫病疾病进展中是否存在EMT现象。研究方法:将29例经手术治疗获得的肝脏组织分为两类:正常肝组织与边缘带组织(由病理科定位)。制作组织芯片并染色。在显微镜下判读SMA、β-catenin、VIM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计算边缘带与正常肝组织的平均表达率,并应用统计学得出此次实验的结论。结果:1.在边缘带及正常组织中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α-平滑肌动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52.79%±6.92%、12.97%±4.43%/48.56%±16.80%、16.14%±6.62%/62.72%±16.96%、11.50%±7.05%。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存在侵犯或转移的泡型包虫病灶边缘带及无侵犯或转移的边缘带中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α-平滑肌动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53.04%±8.05%、52.33%±4.67%/49.98%±17.64%、46.03%±15.87%/66.21%±16.99%、56.51%±15.96%。表达在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在无侵犯或转移的泡型包虫病灶边缘带及正常肝组织中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α-平滑肌动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56.51%±15.95%、11.50%±7.05%/46.03%±15.87%、16.14%±6.62%/56.51%±15.95%、11.50%±7.05%。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边缘带中的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α-平滑肌动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升,表明了肝泡型包虫病发生、发展中,存在上皮-间质转化。2.在有侵犯转移和无侵犯转移的边缘带组织中,3个因子无明显差异,表明即使在尚未表现出侵袭性及转移能力的病灶中,仍然存在EMT现象,病灶仍具有侵袭的能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