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创新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企业间知识分工协作的不断深化,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强,这推动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逐步向以系统集成化、组合化、开放化为特征的网络式创新转变,创新的场所也相应地从企业向网络转移。那些能够有效利用创新网络获取外部关键资源并提升创新绩效的企业,才能确保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显著。一些研究指出,智力资本可在组织间流动,在网络化创新背景下,企业如何从外部获取智力资本以实现价值增值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网络中的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活动受到网络成员间关系的影响,信任则是网络关系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现有文献对组织间信任影响企业获取外部智力资本、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缺乏充分探讨,本文将此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围绕“组织间信任?外部智力资本获取?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一逻辑主线,本文综合运用创新理论、企业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资源基础观及能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创新网络情境下企业获取外部智力资本的动因及路径,分析推理组织间信任、外部智力资本获取、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动态能力等变量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最后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的381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相关假设并修正理论模型。本文尝试从外部智力资本获取视角破解组织间信任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过程黑箱,深化了创新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的研究,拓展了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围,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内容,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战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创新网络有助于满足企业对外部智力资本的需求。企业仅依靠内部智力资本很难有效实现技术创新目标,需要获取外部智力资本以夯实其知识基础、促进资源多样化、增强创新灵活性并降低创新风险。创新网络则具有知识内在性、成员异质性、开放合作性、灵活性、嵌入性等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属性相互契合,其中知识内在性为获取外部智力资本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创新网络成员的异质性确保外部智力资本的多样化,创新网络的开放合作性有利于组织间智力资本的流动共享,创新网络的灵活性有利于满足企业对外部智力资本的动态需求,创新网络的嵌入性可为企业获取外部智力资本提供稳定支持。企业可遵循以下路径实现外部智力资本的获取:智力资本的监测与评价、外部智力资本的搜寻与识别、外部智力资本的引入与获得、内外部智力资本的整合与应用、外部智力资本获取效果评估。(2)组织间信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组织间信任包括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则分为渐进式技术创新绩效和突破式技术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组织间信任可促进合作双方共同解决问题、消除不确定性,可降低合作创新中的搜寻、谈判、监督、管理等成本,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因此假设两个维度的组织间信任分别正向作用于两个维度的技术创新绩效。用结构方程模型表示这种直接关系并利用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发现组织间信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四条影响路径均达显著水平,相关理论假设得到验证。(3)组织间信任通过外部智力资本获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外部智力资本获取与组织间信任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组织间信任可增强网络伙伴间合作的深度与范围,促进伙伴间的互动、交流及知识共享,推动企业对外部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及关系资本的获取;另一方面,企业获取的外部智力资本通过与内部智力资本的融合,丰富了企业的资源总量,扩大了企业的创新视野,有利于企业发现创新差距、弥补创新不足,从而正向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结构方程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推理,并发现在组织间信任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加入外部智力资本获取这一变量后,前两者的作用关系被削弱,外部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较显著。(4)动态能力在组织间信任和外部智力资本获取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创新网络及组织间信任让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外部智力资本,而动态能力则有利于企业识别、把握住这种外部资源,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将外部智力资本引入企业内部并加以整合利用,因此假设动态能力在组织间信任和外部智力资本获取、外部智力资本获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两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对前一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