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2008年3月中旬,双龙湖部分水体出现蓝藻水华,其中阿氏颤藻(O.agardhii Gorn)占蓝藻水华的95%。为了探寻阿氏颤藻的预测,2009年3月~2010年7月开展了现场调查、阿氏颤藻的温度和光照实验等研究,以确立阿氏颤藻生长温度以及温区与光照范围等,同时,用matlab7.6.0软件分析了光照和温度对阿氏颤藻生长趋势。①研究结果如下:1) 2009年春季双龙湖浮游藻类构成绿藻门(Chlo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8门的61属、115种。春季优势种为绿藻、蓝藻。其中,阿氏颤藻占总藻的比例为23.13%,占蓝藻比例的85.67%。2)双龙湖阿氏颤藻适宜温度与光照双龙湖阿氏颤藻在自然条件下适宜温度为11~19℃,采样期间其藻密度在17.8℃时达到最大。多云低温时,阿氏颤藻藻密度偏低,而在高强光照射下,阿氏颤藻藻密度明显上升。不同光照层影响阿氏颤藻藻密度:水深50cm处阿氏颤藻藻密度略大于水面阿氏颤藻藻密度。3)双龙湖春季阿氏颤藻生物量趋势2008~2010年期间,双龙湖春季阿氏颤藻平均藻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4)阿氏颤藻适宜生长温度区间与拐点温度阿氏颤藻有三个适宜生长的温度区间:13~14℃:在此期间内阿藻颤藻增长极其缓慢且耗时较长;14~16℃:在此期间内阿藻颤藻增长较快增长且耗时较短,并在15℃左右达到其峰值;16~17℃:在此期间内阿藻颤藻增长缓慢且耗时较长。其生长的拐点温度分别为14℃、16℃。5)阿氏颤藻适宜光照对于未遮光水样(直射光源):在任何适宜生长的温度下,低光照期间(30W,550lx)阿藻颤藻增长较为缓慢且耗时较长;适宜光照期间(60W,2000lx)阿藻颤藻增长较快增长且耗时较短;高光照期间(90W,14650lx)阿藻颤藻生长受到抑制,增长较为缓慢且耗时较长。对于遮光水样(散射光源):在任何适宜生长的温度下,在低光照期间(30W,70lx)、适宜光照期间(60W,200lx)、适宜光照期间(60W,650lx)增长都较为缓慢。6)在Matlab 7.6.0环境下用SVM预测阿氏颤藻在17℃下的增长数目,其误差分别为:-35.4%、-25.82%、9.43%,与实际值误差较大。②研究结论如下:1)蓝藻水华未暴发年份,阿氏颤藻并不是双龙湖浮游藻类优势种;2)自然水体中的阿氏颤藻适宜生长的温度较低;3)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双龙湖阿氏颤藻生长速率;4)不同光照层影响阿氏颤藻藻生长数目;5)双龙湖阿氏颤藻污染明显降低;6)阿氏颤藻适宜生长的三个温区为:低速增长期(13~14℃),快速增长期(14~16℃),增长减缓期(16~17℃);7)对于藻类生长,直射光源优于散射光源;8) 2000lx为阿氏颤藻生长的适宜光照。9)在Matlab 7.6.0环境下用SVM预测藻类生长的精确度并不高,探讨新的藻类预测模型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