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结算结构模式的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期货市场中的结算所,并且重点放在结算所的结算结构模式选择上,希望通过分析世界主要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所不同结算结构模式的特点、不同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所结算结构模式选择的演变规律来发现世界期货市场结算结构模式选择的发展趋势,进而为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所结算结构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经验,并希望为我国期货市场结算结构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 本篇论文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期货结算概念、范畴的阐述及作用的分析。先从整个金融市场的结算的概念、与交易的关系和功能来进行介绍,进而引出期货市场中结算的范畴以及结算对于防范期货市场的风险的作用。 第二章,主要期货市场不同期货结算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针对世界现有的三种结算结构模式,分析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并且各列举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期货结算所。通过对三种结构模式的分析,以及分析世界上近年来期货结算业的合并情况,总结出世界期货结算业的发展方向—朝向独立结算所模式发展。 第三章,我国期货市场期货结算现状的分析。首先介绍了我国三家期货交易所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几年来期货市场交易量的发展情况,并且介绍了我国现有期货结算业的基本情况。指出我国期货结算业现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分散的结算体系,从而得出建立独立期货结算所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第四章,我国期货市场结算业结构模式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首先提出了改革的原则,然后介绍了改革的步骤,最后指出了我国政府在我国期货结算业改革中所应起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利率、汇率出现剧烈波动,整个金融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价格变动风险,从而激发了风险领域的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在接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企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方式,把一部分产业转
长期以来,资产波动率都是金融研究中许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不论是资产配置、衍生品定价还是风险管理都离不开对资产波动率的研究。对资产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测已成为金融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