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身应付特定学业问题的能力及从事相应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它涉及的是学生对自己学业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包括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以下简称学能效感)和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以下简称学行效感)两种。而人格作为个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行为方式,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具有强烈的影响。因此作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本研究应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简称EPQ),采用数据处理技术,对贵州省六所高校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独立学院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学能效感和学行效感。非独立学院学生的学能效感较独立学院学生高,但在学行效感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独立学院约有34.6%的学生属于典型外向型,1.6%的学生属于典型内向型,24.3%的学生情绪不稳定,16.7%的学生难以适应外部环境。3.学能效感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生源的差异。其中男生、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学能效感较高;学行效感存在学习成绩的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行效感较高。4.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内外向(E)存在性别、学习成绩、学科、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的差异。其中女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文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母亲的文化程度高的学生较外向;神经质(N)在各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精神质(P)存在民族、学习成绩的差异,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精神质(P)平均得分较高。5.除了精神质(P)与学能效感、内外向(E)没有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而外,其余因子均存在两两相关。其中学能效感与学行效感、内外向(E)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N)呈显著负相关;学行效感与内外向(E)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N)、精神质(P)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E)与神经质(N)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N)与精神质(P)呈显著正相关。6.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回归效应的变量按大小依次为: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其中内外向(E)对学能效感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精神质(P)和神经质(N)对学行效感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最后,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的结果,提出六条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