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变质剂对汽车发动机用AZ31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材料,作为汽车和航空航天等交通工具发动机零部件材料,其使用对节能减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镁合金强度不高、耐腐蚀性能差、室温变形性能差等缺点阻碍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镁合金尤其是Mg-Al合金进行了大量研究,意图在不牺牲塑性的条件下提升其强度,直到现在,这仍然是镁合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在基于商用AZ31镁合金成分的基础上加入平均尺寸为1μm的VN颗粒,制备了镁合金铸锭和挤压态镁合金板材。合金制备完成后,本课题应用金相显微镜和SEM扫描电镜对铸态和挤压态合金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应用XRD和EDS对铸态合金分别进行了物相检测和微区成分分析,应用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对合金进行了拉伸测试,结论如下:(1)铸态AZ31+x wt.%VN(x=0、0.5、1、2)合金的晶粒尺寸随着VN含量的先减小后增加。铸态合金中沿晶界分布的粗大第二相尺寸显著减小,变成了晶粒内和沿晶界均匀分布的点状第二相及偏聚不规则的颗粒,XRD和EDS结果表明,粗大的第二相为Mg17Al12,点状分布的第二相有Mg17Al12、Al-Mn、AlN和VN,偏聚不规则颗粒为Al-V-N。经热力学分析,加入的VN和镁合金熔体中的Al原子发生反应,生成了 A1N。(2)在加入VN颗粒后,铸态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VN质量分数为0.5%的铸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但是延伸率随着V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3)应用Bramffit公式分别计算了α-Mg和AlN及VN的晶面错配度,结果表明AlN和α-Mg在底指数面上的最小晶面错配度为3.24%,VN和α-Mg在底指数面上的最小晶面错配度为6.85%,微观组织分析显示在晶粒内部均匀分布小尺寸的AlN和VN,表明其均AlN和VN都可以作为α-Mg在凝固时的异质形核基底,从而得出双相异质形核是铸态镁合金晶粒细化的主要机理。(4)挤压态合金晶粒尺寸随着VN含量的先减小后增加;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在高温区的热挤压AZ31镁合金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但是在添加VN颗粒后,出现了部分未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域,因此VN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 AZ31镁合金在热挤压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另外,EDS面扫结果表明,部分AlN、VN及Al-V-N颗粒在挤压过程中发生了迁移,在合金中心区域沿挤压方向呈流水型分布。(5)加入VN颗粒后,挤压态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最大抗拉强度有所提升,VN质量分数为0.5%的挤压态合金在不牺牲塑性的条件下提高了屈服强度和最大抗拉强度。但是,随着VN含量的增加,挤压态合金的塑性降低。挤压态合金断口分析表明,AZ31+x wt.%VN(x=0、0.5、1)的断裂机制为延性断裂,AZ31+2wt.%VN为延性断裂和脆性解理断裂的混合。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21世纪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都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O_2,这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近些年来,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而在电催化CO_2RR中存在着析氢(HER)的竞争反应,这大大抑制了阴极的CO_2还原。合成气(syngas,即CO与H_2的混合气体)是通过工业加工生产一些化学品(例如甲醇、乙酸、
混凝土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发建筑结构破坏,造成工程事故,研究蠕变和应力松弛有助于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导电材料使其具有导电功能,研究了蠕变和应力松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变化,建立两种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最终通过电信号表征蠕变和松弛状态下材料的性能变化。首先设计具有一定强度和高导电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最优配合比。分别探究了导电材料,矿物掺合料的类别与掺
山洪泥石流是强降雨条件下,环境脆弱的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其爆发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基础设施、公路等损毁以及环境的破坏等危害。本文以汶川地震震中莲花芯沟为
连铸保护渣的成分组成,决定着保护渣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其性能好坏,又对连铸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铸坯起着关键作用。在对含氟保护渣进行熔点、粘度等物理
在现有的脱氮技术中,缺氧和好氧交替运行的生物法有良好的经济性。生物脱氮中硝化-反硝化两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影响。即使进水中有足够的有机碳源,相对氨氮,系统出水中仍残留较多硝态氮,说明相对硝化过程,反硝化易受影响,导致脱氮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人工废水在实验缺氧-好氧(A/O)和厌氧-缺氧-好氧(A2/O)装置中,研究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好氧段及沉淀前后的污泥特性,探究了好氧段及沉淀段污泥特性对缺氧段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在其高速旋转的工作阶段,轴承腔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轴承腔内部油气两相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运行稳定。本文以某型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的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选用4109型航空润滑油,以其理化性质作为参考,采用VOF多相流模型、RNG k-?湍流模型、滑移网格技术对轴承腔内两相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利用VOF多相流模型捕捉油气两相分界面
债务问题已成为当下我国宏观经济脆弱的一个重要表现,频繁发生的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不仅直接刺激了债权人的神经,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面对严峻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
“人”是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核心,是土地利用/覆被(LUCC)和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人口空间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区域内的聚集状态,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随着环
矿产资源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难度不断提高,开采成本也持续增大。巷道开挖改变了原有应力平衡状态,导致了自由面附近围岩产生加卸载作用,与初始应力条件相比,岩体切向应力
泄洪高速水流引发的流激振动问题,一直是高速水流领域乃至高坝泄洪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此前关于高坝泄洪引起的振动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泄洪建筑物本身,其引发周边环境振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