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时效性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其高机动性和低维护成本等优势促使了无人机中继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基站信号覆盖不完全的场景中,比如山区或森林,无人机可作为快捷的空中中继平台,收集地面传感器的感知数据,并转发给基站进行后续处理。由于无人机续航能力有限,目前针对无人机中继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能效最优的飞行轨迹规划。随着实时检测类应用的涌现使得基站对传感器收集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文基于信息年龄的概念,研究以最优化信息时效性为目标的无人机轨迹规划及中继策略。一方面,由于地面传感器节点能量受限导致其传输范围是有限的,如何在保证各节点信息收集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节点剩余能量设计时效性最优的无人机中继策略及飞行轨迹,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无人机飞行能耗与中继信息时效性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则如何准确刻画无人机中继的能耗及信息时效性间的折中关系,从而根据实际系统参数选取性价比最优的轨迹,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两个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多地面节点场景下的信息中继问题,本文以所中继信息的时效性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地面节点的能量限制以及节点传输最小信息量的约束,联合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及信息中继策略。首先,本文考虑了三种模式的中继策略,分别为悬停策略、飞行策略以及混合策略。本文基于地面节点的能量以及所传信息量限制,使用二维搜索算法,选择时效性最优的无人机信息中继模式,并求解出无人机中继过程中的飞行速度以及悬停时间。进而,在已知每个节点处中继策略的情况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无人机在多节点中,时效性最优的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息时效性的轨迹相比于基于最小飞行能量的轨迹可以极大提高信息时效性。仿真结果还表明,在节点能量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无人机的信息中继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中继信息的时效性。(2)考虑到无人机飞行能耗和中继信息时效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针对单节点场景下的信息中继问题,本文推导了直线与圆形轨迹下无人机飞行能耗与中继信息的时效性之间的帕累托关系,进而得出在给定节点间距的情况下的帕累托边界值,并获得能效及时效性最优的飞行轨迹以及飞行速度。并根据所得出的帕累托曲线,可基于飞行功率范围对应得出可达最优信息时效性,并基于时效性需求对应得出所需最小飞行能量。仿真结果还表明,基于所推导的无人机飞行能耗与中继信息的时效性的帕累托关系研究,可以通过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以及飞行速度,在优化中继信息时效性的同时最小化无人机的能耗,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中继系统的性能。
其他文献
中药远志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健忘、失眠、心神不安等.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远志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咄酮、寡糖酯类成分,具有改善记忆、抗痴呆、脑保护、镇静催眠、镇咳祛痰等活性.该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远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代谢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远志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在目前的电子战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针对雷达辐射源个体的识别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精准反击的基础。目前,雷达辐射源识别主要采用参数匹配方法,其识别精度和实时性不能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辐射源个体的识别要求。本文主要从特征提取和分类两个方面对复杂电磁环境中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进行优化。本文主要的创新及贡献如下:本文提出两种雷达辐射源特征提取方案:(1)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自动驾驶,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新型实时类应用场景大量涌现。在此类场景中,终端设备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数据,生成计算任务进行处理,进而得到决策控制。由于终端设备获取的信息仅在一段时间内对决策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信息的时效性对实现精准的行为决策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被提出作为衡量信息时效性的指标,其中信息年龄
通过评价淫羊藿多糖溶液对难溶性黄酮成分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溶解度的影响,对淫羊藿多糖的增溶功能及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在水中和多糖溶液中的溶解度,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研究淫羊藿多糖对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溶解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淫羊藿粗多糖对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的增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在20 mg· mL-1淫羊藿多糖EPS-1-1的溶解度是水中的9.05、5.76倍;而在20 mg· mL-1淫羊藿多糖EPS-2-1中的溶
以不同霉变程度肉豆蔻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气质联用技术(HS-GC-MS)和电子鼻检测了不同霉变程度肉豆蔻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旨在快速鉴别肉豆蔻霉变过程中气味变化,研究其物质基础.通过电子鼻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结果 表明,电子鼻和PCA可将样品分为3类:未霉变、轻微霉变和霉变,且不同霉变程度肉豆蔻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利用HS-GC-MS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得到59种化合物,肉豆蔻霉变不同阶段其成分及含量有明
通过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收集安徽亳州的新鲜白芍药材,经不同加工方式(煮制、去皮)、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干燥)及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riple quadrupole with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技术,对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