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半导体量子点。与传统的有机染色剂相比,表面充分钝化的量子点具有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且对称,最大发射波长位置可调,不易光解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对生物样品和细胞进行成功染色。若表面未加充分钝化,则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这是此类荧光探针检测无机离子、蛋白质、DNA 的理论基础。一维纳米材料与零维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限域能,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光学性质,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例如,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可以发射近红外光,用作生物样品分子的运输机和细胞染色剂具有很大的优势;与球形半导体纳米晶体相比,CdSe 纳米棒的斯托克斯位移要大的多,同时,在沿聚乙烯-丁烯上整齐排列的长轴方向上出现极化发射现象,这将对纳米棒用于生物材料标记时确定标记材料的取向很有帮助。CdTe 零维纳米粒子通过自组装成CdTe 量子线,由于一维限域下降,其发射光谱相对于纳米粒子可红移20nm,并且具有更高的量子产率;最近,相继报道了CdSe 纳米棒与DNA 的发光复合物和蛋白质修饰的CdTe 量子线电路原型生物自组装体系的合成。然而,由于在水溶性问题的解决上存在难度,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综述了半导体量子点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和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进展,讨论了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和潜在应用。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了高发光、水溶性的一维CdTe 量子线,实验了反应的不同pH 值、回流反应时间、反应物用量和稳定剂对CdTe 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发光性质等方面的影响,摸索了最佳制备条件,进一步讨论了pH 值、溶剂水及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对所得CdTe 量子线光学性质的影响。所得量子线无需任何处理即可作为荧光探针定量检测Cu2+,线性范围为0.25~4.0μM,方法检出限为0.078μM,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其它生理相关离子无明显干扰,与有机荧光探针和量子点相比,固定发射波长为460nm 有效消除了血液样品的吸收,更好的荧光信号使生物样品和细胞实体分析成为可能。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原理,将量子线用于亲和素的标记,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证实了量子线与亲和素分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给出了量子线荧光强度的变化与亲和素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线性区间为0.45~30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