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鲍溶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进士,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与中唐诗坛大家韩愈、孟郊等人友善。晚唐诗论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并将他与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李益、孟郊等并称为“六主”之一。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对其诗是“恨见之迟”。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卷十八中又云:“张为谓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曾子固亦爱其诗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因以史馆本及欧阳公所藏互校。”可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喜爱鲍溶诗,还亲自精心校勘整理《鲍溶诗集》。从唐宋人的评价来看,鲍溶在中唐诗坛的地位很值得研究。《新唐书》卷六零《艺文志四》著录《鲍溶集》五卷,《全唐诗》录其诗三卷,共198首,数量不为少。可惜,这样一位被大家推崇过的诗人,两《唐书》无传,生平资料散见于史籍,未曾有人做过系统的整理。近代以来也颇受冷落,通行的几种文学史几乎只字无及,不仅其生平事迹模糊不清,对其诗歌更是无人问津。基于此,我选择了这一难度较大的题目。试图通过对有关第一手材料的搜集梳理,钩稽考证,描绘出鲍溶生平、交游及诗歌的大致状况,以期抛砖引玉。论文共分两个部分。上篇为考证篇。这部分以辛文房《唐才子传》及现存典籍中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钩稽《鲍溶诗集》及其他典籍中的有关材料,作编年排列,重在考订其生卒年、行事经历,以期能还原诗人的真实面貌。同时,笔者还将对鲍溶与同时代的一些诗人文士、朝廷官员等共计十一人的交往情况作考证。下篇为诗论篇,这部分首先钩稽中晚唐及宋人对鲍溶诗歌的评价,以见其当时在诗坛不容忽视的地位。然后以他乐府和五言古诗为主,举其作品详尽的论述其诗歌的特征。
其他文献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的主旋律就是道德危机以及灵魂与人性的堕落与救赎,在该作品中两个主人公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人生路程,笔者试图浅析拉斯科尔尼科夫和索菲娅
<正>引言饲养密度是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家禽生产的影响仅次于环境因素。北京鸭天性喜群居,对饲养密度有一定的耐受性,而高饲养密度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
会议
长期以来,人们对郁达夫的研究一直关注于他的自叙传和浪漫主义方面,而对他作品中民粹主义思想倾向的研究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一个文人不能离开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无
本文以张系国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用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美学的观点为指导,运用文学的相关理论为经纬,分析张系国小说精神世界以及作家对于小说功用的理解与运用。试图在一个
对新型纺织材料样品分别采用溴化钾压片法、ATR法、薄膜透射法等方法进行制样和测试,比较了不同方法得到的红外谱图的质量,从而确立了几种新型纺织材料比较适合的红外光谱分
翻转课堂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
贞元、大和年间的文学是中唐文学的代表,与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以文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考察贞元、大和年间的政治状况及其内在规律,研究文人政治理想的时代性及其成因,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雅、俗文化两极分化发展明显,高雅文化边缘化,通俗文化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是当今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平衡高雅文化产品价格、转变高雅文化
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椎体替代材料各异,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陶瓷、金属等,这些材料各有优缺点。理想的替代材料需满足以下条件:有
目的:探讨1小时高血糖人群早相胰岛素分泌情况;比较糖负荷后1小时血糖和2小时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和血脂等的关系;寻找1小时血糖的异常截点及1小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