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权限制制度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雇限制与解雇自由一直是两个此消彼长的概念,法学界关于这两个概念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解雇权限制是指以法律的形式对用人单位的解雇权进行一定的限制,以此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法律的制定往往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现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各个国家关于解雇限制的规定又是不尽相同的。在一定程度上,解雇限制制度的水平直接反应出一个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水平,甚至反应出一国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因此是任何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美、德、日为主的几个国家相比,我国的解雇权限制水平明显要高很多。但我国对劳动者高水平的保护并没有因此带来理想的效果,即便雇主的解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劳动者的权益还是屡次遭到侵害。这种状况值得人反思。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等的不断发展导致很多劳动纠纷的出现。而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的长期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又使得这些劳动者无法合理、有效的维护自己的权益,针对此种情况,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而解雇权限制制度可以称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先锋式的法条,对解雇权限制制度的研究因此也颇有意义。本文意在深入解剖解雇权限制制度,在比较各国解雇权限制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解雇权限制制度作出更精准的评析,并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文的写作动机、意义、写作方法以及解雇权限制制度的研究现状等进行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从解雇的含义出发,延伸到解雇权限制制度的起源、含义,并对解雇权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对解雇权限制制度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第三部分是国际视野下的解雇权限制制度,以英、美、德、日四国为例,通过分析这些国家的解雇权限制制度,分析利弊,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我国的解雇权限制制度,在对外国的解雇权限制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客观的评价,找出我国解雇权限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后备种猪的选择1.1体型外貌后备种猪应具备品种的典
【正】 《宋会要辑稿》礼类多次出现明代地名及建制。如礼二○之一七有“延平府剑浦县城隍祠”。宋代无延平府,剑浦县属福建路南剑州。又如礼二○之一八有“宁波府昌国县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