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比较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在对自己的社会特征(例如能力、收入、情绪等)进行定义时,往往不是根据纯粹的客观标准,而更多是通过和周围他人的比较,从而是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个体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个人与他人的比较对个体本身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中国国情,由于受传统文化背景“中庸”思维的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立身之道,而传统的两人比较主要聚焦于简单上行,下行或平行比较方向上的差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比较方向上既有上行(比上不足)又有下行(比下有余),从而将中庸的人生态度汇聚成了复杂的更具有生态学效度的社会比较,丰富了社会比较内容。对这种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庸之道的本质。另外,中庸之道不仅体现在比较方向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社会比较机会,但人们无法将所有的信息全部和自己联系起来,因此,人们在社会比较活动中是有选择性的。这也就延伸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表现出更喜欢与他人进行对比,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喜欢与他人比较,因此在社会比较中还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问题。引入与他人在比较中强度和频率的个体差异,为社会比较过程的功能增加了更多的信息。以往虽然有研究者对社会比较倾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但都只是从动机因素或者信息差异理论等进行外在描述,对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事实表明,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演越烈。因此,系统探讨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解释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比较偏向,社会比较类型与自我评价、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等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一分析了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实验1中,通过―猜测-反馈-奖励-评价‖范式,模拟三人(两名―假被试‖与一名真被试)共同参与一个点图猜测任务,从而创设出三人比较的情境,根据模拟的行为反馈结果向真被试提供自己和两名―假被试‖的奖赏情况(包括预期一致: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并得到奖励;预期不一致: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却没有获得奖励),利用时间相关电位(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erp)记录分析被试在相同反应的反馈条件下(正确)加工不同比较信息时的大脑时程变化特点,从而探索个体在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预期不一致比预期一致在早期阶段出现了一个p3晚期正成分的差异(p400-700),结合源定位分析结果(后扣带posteriorcingulatecortex,pcc)表明三人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在面对比较信息的早期阶段对预期的监测和控制,而在比较的晚期阶段,预期不一致与预期一致之间n1000-1500的差异以及定位结果(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gyrus)表明当预期出现违背时可能会诱发被试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实验2中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复杂社会比较情境中(特别是个体在预期一致下)真被试(你:他/她:他/她)在不同比较方向下(完全上行1:2:2,部分上行1:2:3,完全下行2:1:1,部分下行3:2:1,平行1:1:1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2:1:3)的脑机制,我们结合三人社会比较的范式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术,分析比较不同比较方向下的大脑激活强度,结果发现个体下行比较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均比上行比较在涉及奖赏加工的脑区(纹状体ventralstriatum)激活更强,而下行比较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纹状体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完全上行与部分上行的纹状体激活强度也不显著,这说明个体可以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获得类似下行比较的满足,并且个体下行比较比上行比较在内侧前额叶(medialfrontalgyrus,mpfc)的激活也更强,而部分下行比较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额极(frontalpolecortex,fpc)的激活强度更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却比完全上行比较有更强的额极激活,并且个体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条件下激活的额极强度与社会适应量表分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个体在这种特殊比较条件下不需要调节奖励环路和完成价值转换,所以额极激活越小的个体可能反而有较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总的来说,个体对奖赏反馈包括预期监测和控制的早期阶段以及情绪体验的晚期阶段。而预期不一致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能可以通过激活额极调节个体从上行比较到下行比较方向的改变,最终获得与下行比较相同的奖赏体验。在这种基于三人比较范式的复杂加工过程中,后扣带,海马旁回,纹状体,额极和内侧前额叶等可能是个体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关键的节点,个体在上行比较中容易受挫产生负性情绪,而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可能存在一种压力调节机制,使个体能应对不愉快情绪。研究二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探索作为一种稳定特质的社会比较倾向存在的神经基础。以往对社会比较神经机制研究大多采用被试在执行社会比较过程中两种条件相减得到某一条件下的神经机制,但这一过程容易忽视个体本身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从而统计效力打折扣(zilles&amunts,2013)。我们通过结合不受实验任务和实验材料影响,能稳定反应个体差异神经基础的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mr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esting-statefmri)技术,在大样本被试群体中(n=373)进一步考察社会比较倾向这种稳定特质所存在的神经基础。实验3中结构数据的结果发现个体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graymattervolume)与社会比较倾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可能高社会比较倾向个体负性情绪体验或回忆越多。实验4功能影像的数据表明脑岛(insula)的比例低频振幅(fractionalamplitudeoflowfrequencyfluctuation,falff)以及海马旁回-后扣带的功能连接强度均与社会比较倾向的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从而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而对自我不确定感越强的个体社会比较倾向可能越高。随着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内对于结果可靠性的重视,实验5a中我们重新收集了153名在校大学生样本,进一步对实验3中发现的结构基础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新样本中个体的海马旁回灰质体积仍然与社会比较倾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了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可能是个体社会比较倾向稳定的神经基础。另外,考虑到社会比较与抑郁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实验5b中我们将作为抑郁认知的自动思维(automaticthoughtsquestionaire)作为效标,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验证社会比较倾向结构基础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个体的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可通过社会比较对个体自动思维产生影响。这表明当个体本身存在过多的负性情绪体验或记忆时,会增加不断与他人进行比较的频率,而这个过程会增加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产生更多负性想法的风险,从而暗示过度的社会比较可能会间接地存在潜在的抑郁代价。研究三考察了相关的个性特征和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实验6中探索了个性特征中自我意识、人格和共情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我们发现自我意识中的外在自我意识(publicself)可以通过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或者脑岛的比例低频振幅影响社会比较倾向,该结果表明当个体外在自我意识越高,表示越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个体可能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体验和不确定感,从而表现出更高的社会比较倾向。作为共情认知一部分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也可以用来预测社会比较倾向,个体观点采择能力越高,表明对他人共情能力越强,而经过海马旁回灰质体积的中介可能容易使个体产生更高的社会比较倾向。另外我们发现了人格中的神经质能对个体的社会比较神经机制产生影响,神经质通过与海马旁回灰质体积的交互作用对社会比较倾向产生影响,在神经质分数上低于162的人群中,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与社会比较倾向之间才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神经质分数高于162的个体中二者的相关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个体相关个性特征中的自我意识和共情能力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具体地说高外在自我意识和高观点采择能力都可能是高社会比较倾向的风险因子。而人格中的神经质则进一步限定了社会比较神经基础的范围。在实验7中,通过考察家庭环境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Expressiveness)通过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对社会比较倾向产生影响。消极情感表达的家庭可能使个体有更多的负性情绪记忆或体验,这可能会促使个体参与到更多的比较中。因此,探讨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有助于我们从自我和环境的角度更好的揭示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从而有效预测和控制个体的社会比较行为,对人们的行为决策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改善。综上所述,我们首先对社会比较过程进行了神经机制的探讨,紧接着结合静息态和结构影像的数据,在大样本群体上(N=373),对稳定的特质-社会比较倾向进行了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研究,并通过新样本和自动思维验证了社会比较倾向神经基础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最后揭示了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比较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和稳定社会比较倾向存在的神经基础,并考察了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突出了相关个性特征和家庭环境对社会比较影响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本研究为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更丰富的研究证据;在应用上,为有效预测和控制个体的社会比较行为,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向。
其他文献
结合化工领域目前的发展状况,根据填料的工业应用需求,秉持着“低阻高效”的设计理念,本文综合折线形波纹填料和脉冲填料的设计思想,研究开发了IP型规整填料。IP型填料的波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16号文件,对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为纪念《道德与文明》杂志出刊200期,由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道德与文明》杂志社承办的"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挑战、应对、前景"暨
通过安装在线健康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泵组故障的早期征兆,以便维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和减少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延长泵组运行寿命,显著降氏维修费用。综合论
近年来,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经常运用民事再审检察建议要求法院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纠正,它对民事抗诉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也更容易被法院接受。但由于民事再审检察建
<正>杨度,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湖南湘潭人,是近代中国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时而意气飞扬,独立潮头;时而独持己意,沦入茫茫俗世。他以热情豪迈的气概,创作了
介绍GIS技术在海岛开发管理中的作用,在处理海岛地理信息数据、建立海岛信息数据库、计算海岛体积和工程施工土方量、制作海岛相关图件方面总结了GIS技术的优势。
光催化技术处理污水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光催化研究方法存在着不够精细化的缺点。随着对精细化和微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流动型微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