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信用评级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新型信用中介组织,其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环境方面,信用评级失灵频发、信用评级霸权猖獗。社会环境方面,公众开始对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产生质疑。法律环境方面,美欧一改上个世纪坚持信用评级市场自治的立场,先后确立了对信用评级立法干预的新理念。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03年,国家在金融监管中大量引用信用评级结果后,信用评级需求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信用评级失灵的隐忧已经在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初显,“福禧短期融资券降级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样,信用评级霸权争夺中,中国也并不能“独善其身”。与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起步较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尚未成型,目前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多为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立法分散、位阶过低。金融监管部门对于这个新兴信用中介市场重视不足,没有统一、专门的监管机关对其进行监管,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依据对信用评级对象的业务监管权来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立法规范,由此形成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立法重复、矛盾、空白并存的现状。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立法分散、位阶过低、模式并用;评级引用行为缺乏规范、债券、信贷制度与引用制度不配套;创新产品评级业务规范制度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位;评级监管多头、市场准入混乱。本文希图能够实现或者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论证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消除公众疑虑;梳理美欧信用评级法制演进,借鉴美欧信用评级法制经验;完善信用评级法制理论研究,指导我国信用评级立法实践;治理信用评级失灵现象,遏制信用评级霸权行径。   本文选取“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意图在简述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属于整个文章的奠基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理论部分,研究思路是以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和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为支撑,结合学界关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废之争论,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第五、六、七章是制度部分,研究思路是以金融危机后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改革为背景,梳理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并归纳出可咨借鉴之处,探究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近而提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综合建议。具体章节设计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简介本文的选题动因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的一般解读。信用评级是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进行评定,以简明的符号揭示信用风险,为投资者、融资者、监管者等广泛的市场参与者服务的一种社会中介活动;信用评级具有信用和信息的融合、现实与未来的连接、定量与定性的统一、复杂与简明的转化等特征;信用评级具有信息资源整合功能、信用风险度量功能、投资决策参考功能、金融资产定价功能和金融监管辅助功能;信用评级在信用体系层次理论和序列理论中都居于核心地位。学界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调整对象的认识过于狭窄,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本文将其命名为信用评级引用关系应被纳入其中,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应当是信用评级机构、被评级主体、评级引用主体和评级监管主体围绕信用评级、评级引用和评级监管行为而产生的信用评级关系、评级引用关系和评级监管关系;相应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也应当扩展,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应当被包括在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应当包括信用评级业务法律制度、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和信用评级引用法律制度三部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调整的是一种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应当归属于经济法部门。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应当定位为效率和安全,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应当定位为安全。   第三章: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理论证成。从正面理论论证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认为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和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可以充分为信用评级及其法律制度的存在提供理论支撑。依据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用评级是有效解决投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防范投融资市场信用风险的市场治理机制;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是有效解决监管主体与市场主体和市场主体与信用评级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监管绩效、防范信用评级市场信用风险的法律制度形式。依据社会学的陌生人社会理论,法治是适合陌生人社会信用特征的信用风险治理机制,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是适应当今陌生人社会信用风险治理的新型法律形式。依据法学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的衍生物,当市场经济衍生出信用评级这种经济现象后,有上升为法律制度的必要。依据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理论,信用评级市场的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对信用评级市场的干预必须法治化,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是反映国家干预信用评级经济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依法干预市场和依法干预政府的统一。   第四章: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废之争及评析。结合目前学界对信用评级存在的质疑、对信用评级立法干预的争议、信用评级引用制度废除论的观点,按照从经济基础到法律制度再到具体制度的逻辑主线进一步从批判角度论证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从经济基础来讲,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利有正当的法权渊源,信用评级权是当代债权人知情权的实现方式;信用评级是信用经济、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安全;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从立法干预来讲,信用评级市场声誉机制的存在与政府干预并不矛盾;信用评级机构既是干预的主体,也是干预的对象;信用评级立法干预的潜在风险提出了科学设置干预制度和同时干预政府的要求,不能因此否定对信用评级的立法干预;作为社会中间层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公共性和营利性两重角色的冲突需要国家立法干预。从具体制度来讲,信用评级引用法律制度有存在的正当性,它是适应政府职能社会化背景而出现的一种制度形式,是信用中介机构参与金融监管的制度落实,是优化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必要制度安排。   第五章: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与启示。按照本文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的新理解,对欧、美和中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首次梳理,将美国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30年代经济危机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初创期、70年代经济危机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发展期、2001年安然事件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繁荣期、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徘徊期;将欧洲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分为三大阶段:80年代的初创期、安然事件后的发展期和金融危机后的繁荣期三大阶段;提炼出美欧信用评级法律制度演进的启示:价值取向从效率为主到安全为主;立法模式从合并合并到单独立法;依据国情改革评级引用制度;制定创新产品评级业务规范制度。   第六章: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问题与根源。按照评级引用制度和评级业务监管制度两分的体例首次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进行梳理。提炼出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立法分散、位阶过低、模式并用;评级引用行为缺乏规范、债券、信贷制度与引用制度不配套;创新产品评级业务规范制度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位;评级监管多头、市场准入混乱。信用评级法律制度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思想、体制和经济根源,我国从一开始就对信用评级存在认识误区,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缺陷和强制性供给模式的弊端也是造成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当前问题的重要根源。   第七章: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思考。从总的原则、评级立法展望、具体制度完善和发展趋势应对四个方面综合提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建议。总的原则方面,应当依据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引用与监管并重原则、干预与自治平衡原则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立法展望方面,我国信用评级立法应当采用单独立法模式,应当提高信用评级立法的位阶,制定单独的《信用评级管理条例》,具体内容上应当增设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引用规范制度、创新产品评级业务制度、金融混业联合协调监管制度,并对新增设的制度进行了具体设计;具体制度方面,应当增设信用评级引用规范制度、改良债券和信贷等引用配套制度;增设信用评级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增设金融创新产品评级监管制度;建立金融混业联合协调监管制度、科学制定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在应对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上,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培育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完善国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制定。
其他文献
目的确保食品中金属污染物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方法组织全国31个省级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下发的豆粉或奶粉基质的质控考核样品进行镉和汞
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无论大小,可归结于不同的形式:冲突,合作或是竞争.据观察,中国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关系,经过不同阶段的合作与协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与孟加拉国之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形态演进学说的基础上,创新和充实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分阶段的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和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辛勤的农民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在田间地头,处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浇水、施肥、打药,忙得不亦乐乎。可比农民们还忙碌的是供电公司的员工,爬杆检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神圣职责,是“坚强的共和国之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究的问题,尽管因材施教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仍觉得困难重重。近年来,分层教学使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得到了落
托克逊位于北纬41°21′14〃~43°18′11〃、东经87°14′05〃~89°11′08〃之间,东邻吐鲁番县,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和硕、和静县接壤,西北部和北部抵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L.)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ustainable bioenergy crop because of its high yield potential, adaptation to marginal sites, and toler
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而使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英语创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与进步呢?结合教学实践体会,以“先讲后写”“模仿经典”及“自主评改”三个
期刊
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来看,基本的制度安排,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已经构建起了明确的框架和坚实的基础,所以当前面临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