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理想的社会主义,在20世纪从理论形态变为一种制度实践,并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走过一段曲折的历史,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合力的结果,而不是“不该搞”或“搞早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只能说明是僵化的社会主义观念、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我国在50、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也发生了重大挫折,原因在于:认识上对社会主义理解产生种种误区;政策上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实践上沿袭革命党的思维方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显得尤为重要,并进一步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理解。本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苏东剧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僵化的社会主义观念、模式的失败,并阐述了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从而驳斥了苏东剧变后出现的社会主义“过时论”及再次出现的“过早论”等谬论。 第二部分: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某些政策制定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执政党思维沿袭了革命党思维三方面来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受挫的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受挫的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从历史经验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加强新时代下的执政党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