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片早衰突变基因Y1718的精细定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in7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片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尤其是功能叶片的提前衰老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的时间和效率,制约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在我国农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小麦产量是小麦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小麦早衰突变体是研究小麦衰老分子机制的理想材料。叶片早衰突变体Ygm为本实验室发掘的一自然叶片早衰突变体,叶片早衰性状由一个不完全显性的核基因(Y1718)控制,其自交后代群体有三种衰老表型:完全早衰型(Y),早衰型(Yg)和正常衰老型(G)。本实验利用突变体Ygm的Yg型与山农特大粒杂交,配制F2分离群体1200株,在分析叶片早衰性状遗传特性基础上,通过集群分离分析(BSA)和小麦660K SNP芯片分析的方法,结合表型数据,对目标基因Y1718进行基因定位以及候选基因的初步预测,为小麦叶片突变基因Y1718的克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突变体Ygm自交后代的三种衰老表型在整个生育期内进行田间观察发现:完全早衰型Y株在苗期植株叶片表现为黄绿色,随着其生长发育,至开花期整个植株完全黄化,植株逐渐枯死,不能形成种子;早衰型Yg株在苗期与正常衰老型G株叶色相似,均呈绿色,但在冬季返青拔节期后新发育叶片呈黄绿色,开花期前后叶片、茎、穗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绿表型,但植株株高与正常衰老型G株相似,能正常开花、结实;正常衰老型G株在整个生育期内与野生型表型一致,正常结实。2.遗传分析表明该叶片衰老突变体Ygm受一对不完全显性核基因控制,进一步证实了该突变体的叶片早衰性状是由一个不完全显性的核基因Y1718控制。3.利用BSA法结合小麦660K SNP芯片将突变基因Y1718定位在2DS染色体上,距离TC89539和Xmag4271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7c M、0.7c M,与分子标记Xwmc25共分离。在目标区段内初步预测了Y1718的可能候选基因,功能注释分别为富含精氨酸/丝氨酸剪接因子、糖基转移酶和赤霉素家族调节蛋白。
其他文献
温光敏雄性不育系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育性受温度和光照的控制,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实现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百农不育系(Bainong sterility,BNS)作为一种良好的小麦温光
仔猪断奶应激会增大肠道健康压力与疾病风险,益生菌可通过改善肠道环境,维持肠道稳态,进而缓解断奶应激,促进仔猪肠道健康及生长发育。本试验探究饲粮中枯草芽孢杆菌与粪肠球
苦马豆素是疯草生物碱中的主要有毒成分,当家畜采食疯草导致苦马豆素中毒后,会出现蹒跚、消瘦以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苦马豆素中毒主要表现为家畜组织发生广泛性的空泡变性,是
重金属镉是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中,造成环境、生物、食品污染。对于一般人群,饮食是接触镉的主要来源。职业性的镉接触主要通过吸入发生,还可能偶然通过受污
[目的]了解云南省墨江县小学儿童高血压检出率;研究其血压状况与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预防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研究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反刍思维、压力知觉、焦虑与睡眠质量现状,探讨压力知觉和焦虑在反刍思维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为确定和开展针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饲料和工业能源原料,同时也是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模式作物。近100年来,玉米突变体在植物细胞、数量、表观遗传学和生化代谢、转录因子与突变及生物进化、驯化等方面的研究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玉米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及玉米产量、品质基因功能研究的深入,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它禾本科作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以课题组鉴定到的玉米粒重突变体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糜子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均受干旱的影响。植物表皮蜡质可以通过减少植物表
高光谱遥感技术一直以来是遥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很多实际场景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不断改进和完善高光谱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是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虽然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在高光谱数据上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高光谱数据的数据冗余和人工标记样本缺乏等问题。针对高光谱数据非线性的特点,本文首先基于流形学习方法,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近些年深度学习方法由于
[目的]通过对DDH患儿穿戴Tübingenn吊带,比较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Tübingenn吊带对于DDH患儿的髋关节复位情况,为Tübingenn吊带在临床上的使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