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与分区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各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详细、全面地对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虑到自然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因而在研究灾害成因时不仅考虑了自然因素,还考虑了多种人文因素,将自然灾害与重庆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自然灾害的分区研究,这对指导各地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有很大的意义.全文包括四个部分:在前言中,概略介绍了重庆市自然灾害课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绩,并提出该文的研究重点是全面、综合地对重庆直辖市自然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重庆市自然灾害的总体特征、形成原因、分布规律以及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进行分区研究,为各级政府制定防灾减灾计划提供参考建议.第二部分,对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对重庆市三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灾害、山地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三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因素、以及它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根据作者思路,提出一些防灾减灾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该部分内容较多,按三种主要自然灾害分别阐述;第四部分,在综合分析各种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进行了分区研究,将整个重庆市划分为4个大区、7个亚区,并概述了各大区及亚区的区域特征,目的是使各地区政府在制订防灾减灾工作计划时有所依据.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化使碳排放成为关注热点。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且煤田自燃灾害严重,监测煤火裂隙区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煤火区的碳排放监测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利用遥感、
该文首先讨论了区域、区域结构、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基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内涵,并进行了理论辨析,是为该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该文同时对九寨沟区域经济的现状
1958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简称品资所)在海南建立了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圃,至上世纪末,该种质圃从国内外引进了2000多种热带经济植物,其中观赏植物500
该文以宁阳农药厂有机磷废水为例,对该厂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耗量、用水状况以及废水的来源和等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同时对具有代表性的农药企业做了大量的调研、咨询.以
该文以番禺为例对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文献,作出了评述,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文的研究设计.其后,该文以番禺为
文章提出了中国旅游教育跨世纪发展总目标,即建立新的旅游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旅游教学体系,为旅游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指出了具体工作
该文探讨了文化差异、文化趋向对旅游目的与客源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着重从文化角度确主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理论与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西安旅游
坐在北京金融街的办公室里,刘婧想了许久也难以说清,离开河北衡水中学近10年,她对这所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感情。  衡中记忆最近一次被唤回,是因为这些天校友群里同学纷纷转发的一则消息:张文茂校长退休了。在这位校长执掌衡中的20多年,学校从初露锋芒一步步成长为闻名全国的神话级高中。前不久,衡水中学又以通过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初审的人数之多,引发热议。  放眼河北,近些年全省的教育都被“衡水模式”裹挟着前进
期刊
 攀钢电视台已走过了十五年的辉煌历程。十五年来,在攀钢 (集团 )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职工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台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攀钢电视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
该文首先对知识经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结合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的理论,对知识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的重构与转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该文分析研究了南京市产业结构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