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文化对比关系对翻译策略的操控——“五四”白话文翻译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往往根据中心文化的语言规范和写作模式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一点已得到普遍认可。这也就解释了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以及其他相应术语所反映的不同翻译倾向问题:翻译是贴近源语语言规范还是目的语语言规范。然而,过去的研究忽略了实际操作中文化关系是动态的,有时很难确定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不能解释历史上翻译策略交替变化的随机性,也不能说明某一时期不同翻译策略同时出现所导致的模糊性和矛盾性。本课题通过研究中国翻译史,试图找出体现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对比关系的相关因素,并通过研究五四时期的白话文翻译中的矛盾现象,探究它们对翻译策略的操控,从而考证相关理论在中国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同时进一步验证文化与翻译策略的动态变化关系。 根据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作者假设,文化因素应包括赞助人和审查机构,译者的观念和诗学,文本类型,交际语境,翻译目的,读者和对外交流度。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历史上翻译策略的影响,我们发现:不同时期某一个或几个文化因素操纵了某种翻译策略的选取,而这些文化因素正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强弱对比关系。 五四新文学运动促使翻译蓬勃发展,翻译的目的性,选择性,系统性都与多样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中西方文化、贵族和市民文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文化同时出现,彼此抗衡,这不仅带来了理论界的百花争鸣,也造成了当时主要的翻译策略一白话文翻译的特殊性。 五四白话文翻译集中体现了文化强势和弱势地位的交替上升和矛盾冲突,其内涵随文化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而不断改变。五四早期,翻译界一般提倡采取直译和欧化的策略,减少并尽量避免意译和归化的使用。苏联十月革命是强弱交替的转折点,原来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民主共和思想和西方文化被过去受到批判、压迫和边缘化的中国平民文化所取代,从而改变了文化因素的具体影响内容,并导致了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于是,对立的翻译策略在白话文翻译中得到平衡和交融,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形成发展的源泉之一。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租售同权的提出,推动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更“松绑”了人才流动条件,对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具有里程
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 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制度,建立该制度,对有效的打击腐败犯罪,防止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故意规避刑事诉讼活动,提高司法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这一发展趋势,使得自然条件、资
我国 《公司法》 第33条规定了有关股东知情权的保护和限制.法律承认股东享有查阅会计账簿的权利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股东利益予以保护,但股东与公司之间在利益上也可能存在着冲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英语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成为国际通用语,具有国际化。但是随着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英语又具有本土化。近年来,许多外语教
我国现行的财产税制度还不够成熟,房产税体系仍在完善,土地财政的情况在少许地区还有出现,且配套的征管手段也尚未健全.相对而言,作为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在此方面较为先进,应
“无行为无犯罪”,行为是构成犯罪的逻辑起点和基石.但我国刑法学中只有危害行为的概念,找不到作为危害行为的前提——基础行为,行为论与犯罪论不分.因此,构建体系化的行为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属于行政协议,理由有四:第一,公权力因素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影响甚大.仅从所有权角度出发,界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能完全解决合同争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隐喻不仅仅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也频繁出现。有统计数字表明,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甚至有人说,“人的一生当中要使用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