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讽刺喜剧的接受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2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一个政治一体化的年代,文艺在政治的规范下运行,这使得本时期的戏剧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排斥个人创作的“官方戏剧”。正剧成为“十七年”戏剧创作的主流,讽刺喜剧的生长则显得格外艰难和困窘,但即便如此,剧作家们依然在夹缝中竭力生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讽刺作品。本文主要从接受视角去研究“十七年”讽刺喜剧的接受状况,考察讽刺喜剧这一独特艺术样式在新中国的身份、处境和命运,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中国当代戏剧的生态环境。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共五部分组成。绪论:选题缘起、研究概况和写作思路。第一章梳理“十七年”讽刺喜剧的接受轨迹。对“十七年”产生的几部有影响意义的讽刺喜剧: 《买猴儿》、 《新局长到来之前》、 《春光明媚》、 《墙》、 《西望长安》和《布谷鸟又叫了》进行重点扫描,厘清它们的接受过程和接受状况,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整个“十七年”讽刺喜剧的接受轨迹。50年代中期,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反面事物的讽刺喜剧迎来了创作高潮,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然而随着“反右”运动的开展,它们不幸惨遭批判,尽管60年代初有个短暂的春天,但“文革”的到来让它们饱受摧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全盘否定的过程,直至“文革”后,讽刺喜剧在沉寂了二十年后才重新绽放:第二章探讨和分析“十七年”讽刺喜剧引发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正面人物塑造、典型问题探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写真实”等几个方面,阐述“十七年”讽刺喜剧引发的理论争鸣和思考。从而得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必须抛开政治的束缚,从讽刺喜剧的自身规律上着眼,在把握好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的基础上,大胆的将一切丑恶的、坏的东西辛辣的、鲜明的揭露出来,警醒人民。第三章主要考察官方对讽刺喜剧的审查与接受。其中文艺体制及政策、批评监管和行政措施是体现官方接受的重要表征。最后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寻讽刺喜剧接受的规律和启示。其发展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要给讽刺喜剧的创作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生存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对讽刺喜剧本身的认知,多向中外经典讽刺喜剧学习和借鉴,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讽刺喜剧。
其他文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
<正>交通事故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运输工作中,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界限不明确(即管理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明确),执法人员在安全
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虽然正在秘密谈判之中,但美国提出的建议案"知识产权章节"早就于2011年得以披露,其中"版权和相关权利"部分,提出了高于《TRIPS协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专家证人诉讼制度。专家证人制度在各国,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对于解决技术事实争议具有重要价值
“设难体”是从对问式论说文中分出来的一种小众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并成熟于西汉,东汉时期达到繁盛,魏晋以后逐渐式微,后世尚有袅袅余响。文人们面对“士不遇”的千古难
近年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对劳务派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劳务派遣用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高峰期,唐人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作品,這些作品被彙編成集,成為寶貴的財富。別集是文人作品的主要留傳方式,別集在留傳過程中產生了不少附加內容。別
清代女作家弹词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面对女性性别压抑的现实境遇,弹词笔下的才女们勇敢地挣脱现实性别枷锁,在人生路程中以双重性别角色的出众扮演表现出了
利用1-氨基-1-肼基-2,2-二硝基乙烯(AHDNE)和亚硝酸钾在酸性水溶液中合成出了新型高能富氮化合物1,4-二氢-5H-(二硝基亚甲基)-四唑(DNMT),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6种新的DNMT盐,
《试大序》中所记载:“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足之舞之也。情发于声,声成之,谓之音。”歌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