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性与抽象性的融合——吴冠中绘画艺术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走出了文化革命的荆途,向西方重开门户,恢复了与世界的接触。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地通过各种书刊、展览以及官方或非官方的艺术交流渠道,使中国艺术作品再现于国际艺坛。在众多备受瞩目的中国画家之中,吴冠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作品风貌成为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无论水墨还是油彩,吴冠中的作品都成为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的典范。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吴冠中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使中国艺术产生了结构性震动,纵观他的画集与文集,可以看出他既不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追求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虚幻荒诞的“后现代艺术”,而是强调绘画的形式美与抽象美,让形式服从内心表达的自由,意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趣在写形与抒情之际。吴冠中的绘画,基本经历了从具象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艺术风格,但又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这一阶段,而是在具象与抽象间来回轮转,这两种表现性质在吴冠中的画作中体现出了一种高层次的融合。比如说写实,他不只是简单的对景写生,如实地展示客观,往往为意境所役,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去突破客观物象中各种形、色的局限,进行一番去芜存菁,重新组合的工作;比如说选材,他常以不同物料重绘旧有的画面,当他改变其风格时,新的风格亦不完全取代旧有的面貌,而是抽取旧有画面的元素,或迁景虚构、或夸张变形,强调心中有感的一部分,从而抓住观众心灵,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就这样两者风格的互相转换融合,为吴冠中的作品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特别是作品的创新点足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研究吴冠中绘画作品中这种具象性与抽象性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吴冠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历史节点,将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派美术与80年代倡导艺术纯粹性、90年代以后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巧妙地通过绘画作品的具象性与抽象性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索。在这个意义上,吴冠中对于中国20世纪艺术发展历程无疑具有重大作用。
其他文献
从同步数字系列(SDH)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SDH的主要设备、网络结构和自愈环;从传送网的分层结构分析了SDH和ATM的关系,从而对电力通信网是否采用SDH提出了几点建议;最
在当前的民用建筑设计中,施工图已经能够保证合理性,但是当施工图缺乏优化时,施工图中容易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施工中一些区域的施工难度过大,甚至施工内容间存在严重冲突,所以
对短距离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时,可按物理设备对系统分块,将电力传输线、同步发电机、变压器、综合负载分别作为独立模块建模,各模块连接处用解耦电压源替代,这样各模块可平行地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成了现代人口中出现最多的词,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他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