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资金的角色定位,构建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营销体系,市场营销观念不断强化和提升。 为了适应营销管理模式从产品驱动向客户驱动的转变,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确立了客户经理制度。所谓客户经理制度,就是由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保持沟通与联络,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并进一步和银行内部具体的产品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确保相应金融服务方案的落实。在银行营销流程中,客户经理既是商业银行前台营销的主体,也是连接客户与银行相关部门的纽带。 但是,我国的客户经理制度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缺陷。2012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信贷风险开始逐渐暴露,资金链断裂、虚构交易对手及贸易背景骗贷、地方性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担保圈风险扩散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困扰我国银行业,爆发了诸如周宁系钢贸企业破产、房地产开发商跑路、青岛港金属融资重复质押、“德正系”骗贷等一系列大型风险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无疑与我国现行的客户经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有关。 客户经理作为商业银行与企业的纽带,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做好客户经理层面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减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 从风险角度来看,客户经理层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操作性风险、道德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上,上述风险均属于巴塞尔协议定义下的广义操作风险范畴。本文在研究营销理论、客户经理制度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Z银行江苏省分行客户经理岗位设置、公司信贷业务及相关风险管理的现状,从客户经理层面,总结Z银行江苏省分行操作性风险、道德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最终达到提高Z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Z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司信贷业务现状、公司信贷风险管理基本情况的研究分析,提出观点,最后完成系统报告。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包括文献综述、市场营销理论、客户经理制度的基本概念以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阐明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度的原因,客户经理层面公司信贷风险的分类、特点以及管理办法。第三部分主要介绍Z银行江苏省分行客户经理岗位设置和公司信贷业务的基本情况、客户经理层面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总结Z银行江苏省分行产生信贷风险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所学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于客户经理层面,对Z银行江苏省分行客户经理岗位设置及公司信贷风险管理提出建议。第五部分是总结。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结合Z银行江苏省分行实例,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第二,选择从客户经理层面,总结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第三,结合我国社会环境现状,在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上,由传统的定性分析法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希望本研究能够对Z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并进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相关风险的管理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