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品经济走上成熟阶段以后,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曾先后采取过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和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人力消耗。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传统方式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物流合理化,即在物流领域内采取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增加利润的新源泉。从全球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来考察,现代物流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以物流创造需求,成为企业经营新概念。同时经济的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强、更激烈的竞争,剥离非核心业务,强化核心技术成为当今企业竞争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企业不仅剥离了非相关产品,而且剥离了产品经营中的非核心业务。由此出现了物流自营模式和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购的模式。本文从企业合理选择物流模式出发,探讨建立和发展企业的现代物流。企业物流选择自营模式可以使企业对供应链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与其它业务环节密切配合,全力专门的服务于本企业运营管理,但不利之处是投资成本较大、时间较长,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能力要求较高,对企业柔性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外购第三方物流服务虽然可以使企业集中力量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且有利于企业的柔性化,但企业对于供应链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较弱,面临淘汰的可能与危险。因此物流模式的选取对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两难的决策。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其物流业务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对企业柔性的影响以及成本与费用的影响等因素。物流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我国物流业无论从其规模、反应速度和效益方面,还是从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已经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的情况下,发展现代物流对国家和企业都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社会总成本,提升国民经济的总水平,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企业来说,可以不断的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物流模式的决策,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和我国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试图对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