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家庭的孩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群体,由于长期处在少人沟通、多人指点的环境当中,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敏感、生性多疑、缺乏安全感等性格特点。由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让这群孩子产生了被抛弃感,爸爸妈妈的分开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所以使他们一再怀疑自己,封闭自己,致使产生各类的打架斗殴、逃学等不良现象,甚至会让自己极度自卑,觉得别人什么都比自己做得好,并且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解决,或者是逃避问题,自己不能很好的直面和解决问题,在本研究中,将以上能力的不足称之为抗逆力水平弱。本研究在优势视角的指导下,通过运用个案工作中的家庭治疗模式,探索和解决单亲家庭儿童抗逆力薄弱的问题。经过前期的量表测量以及分析,单亲家庭青少年的抗逆力处于较弱的水平,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低、情绪管理能力弱、直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遂本文通过10名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的测量,综合考虑儿童的抗逆力水平以及服务对象奶奶的意愿,将W作为本次研究的服务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阐述单亲家庭儿童抗逆力的水平现状,其次从实务的角度,去探索运用个案工作中的家庭治疗模式介入单亲家庭儿童抗逆力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以期通过提升单亲家庭儿童的抗逆力,来帮助单亲家庭儿童预防和解决日后可能产生的各类问题。通过研究者以及其家庭成员的努力,服务对象在服务结束之后抗逆力水平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变得越来越自信、情绪管理能力增强、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独立解决而非一味等待别人的帮助。除此之外,通过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介入,其家庭氛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单亲家庭儿童抗逆力的提升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工作者的通力合作。首先家庭方面,父亲或者母亲的一方要增强与孩子们的沟通,多陪伴,多多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从而增进亲子关系;其次学校方面,老师要密切关注这类孩子的成长,发生问题就要及时向家长反映;最后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应增强自身的实务能力,采取专业的工作方法介入。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该研究,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这类孩子的成长,为单亲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