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常规溶剂法合成了四种新型多胺过渡金属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同时讨论了部分化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构成了稳定的晶体结构,这些弱相互作用力成为三维网络结构形成的驱动力。配合物[Ag<,5>Zn<,2>(tren)<,2>(CN)<,9>]1和配合物[AuZn(tren)(CN)<,2>][Au(CN)<,2>]2在紫外区能够光致发光。主要内容如下:
(1)制备了异核氰根桥联配合物[Ag<,5>Zn<,2>(tren)<,2>(CN<,9>],记为1,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含有通过Ag(Ⅰ)之间d<10>-d<10>作用缔合形成五核“金属线单元”,银离子之间的距离为3.3350(6)-3.3764(7)A;室温下,配合物1固体能够光致发光,激发波长300nm,最大荧光强度位于376nm紫外区。
(2)合成了配合物[AuZn(tren)(CN)<,2>][Au(CN)<,2>],记为2,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2中,线状结构[Au(CN)<,2]<->依靠金离子间d<10>-d<10>作用缔合,形成六边型单元构成的二维条带结构;室温下,配合物2固体能够光致发光,激发波长在315nm,最大荧光强度位于382nm紫外区;在水溶液中,配离子间可能发生缔合现象。
(3)合成了配合物[Cd(tren)Cl]<,2>[CdCl<,4>],记为3,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探讨了较为少见的非经典氢键、氯键等分子间弱作用力。
(4)合成了碘桥配合物[Zn(tren)CdI<,4>],记为4,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4为碘离子作为桥连配体的双异核的中性配合物,四配位的Cd(Ⅱ)中心与配位离子构成拉伸的四面体构型,并与五配位的Zn(Ⅱ)中心通过桥连配体碘离子连接,同时探讨了非经典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