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湿地技术是国内外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经济适用、净化效果稳定、易于保护等特点。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去除污染物的重要成分之一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处理效果较好的挺水植物一芦苇、香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TN和TP的去除效果及其与处理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如下:1、植物对降低污水中污染物含量有较好的作用,且这种作用与季节有关。当春、夏、秋三季进水CODcr浓度为500mg/L,冬季CODcr为2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7d时:芦苇对CODcr的去除率为夏季(79.7%)>秋季(70.8%)>春季(63.7%)>冬季(60.8%);香蒲对CODcr的去除率为夏季(78.1%)>春季(69.7%)>秋季(67.7%)>冬季(60.8%)。2、植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在不同季节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在夏季对CODcr的去除率为芦苇(79.7%)>香蒲(78.1%),而在春季香蒲(69.7%)>>芦苇(63.7%)。总体上在夏、秋两季芦苇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要优于香蒲,而在春冬两季香蒲要优于芦苇。3、植物之间的搭配栽植,应该以加强污染物的去除为目的,经本次试验验证人工湿地系统栽培植物不宜将芦苇和香蒲结合在一起,如在夏季芦苇+香蒲组合人工湿地单元对TN的去除率为58.82%,低于相同种植密度下的香蒲(79.59%)、芦苇(63.81%)。4、不同芦苇种植密度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如芦苇1(125株/m2)>芦苇2(94株/m2)>芦苇3(63株/m2),在夏季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芦苇1(92.1%)>芦苇2(91.1%)>芦苇3(79.3%)。5、本次试验主要研究人工湿地不同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并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三次方程可以更精确的拟合两者的关系,如夏季CODcr的去除率Y与时间x的回归方程为:香蒲Y=-0.586+16.927x-0.890x2+0.011x3;芦苇Y=-1.814+19.525x-1.531x2-0.058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