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接受与发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是一位深受卡尔维诺影响的作家,两人在诗学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王小波受卡尔维诺影响最深的地方还是在小说的轻逸观上。在对小说的看法上,二者都主张小说应该是轻逸的,小说应该是对现实世界沉重的轻化,以艺术之轻来抵抗现实之重。但卡尔维诺的轻逸同时兼顾了现实世界和文学内部的轻逸,王小波的轻逸则更倾向于小说的诗性言说,在小说风格上王小波主张一种黑色幽默;两人在小说规格上都偏向于短小的篇幅,要求小说内容应该是高度浓缩;在小说目标上都欣赏虚构之美,而这种虚构是与现实逻辑迥异的;在结构上,都重视小说结构的轻逸化,卡尔维诺的小说结构呈现的是一种“晶体结构”,而王小波小说的结构则是自由任意组合的非线性结构。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本论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梳理王小波的小说受卡尔维诺影响的事实,从而说明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行性。王小波受卡尔维诺影响最深的是小说的轻逸观方面,这是本论文的核心;在研究现状方面,中国学术界对王小波和卡尔维诺单独研究者多,联系起来一起研究的非常少,本论文将从轻逸观的角度阐述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接受与发展;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将采用纵向和横向交叉研究的方法,重点解答王小波接受和发展卡尔维诺轻逸观的原因和表现。正文分为五章。在第一章中,重点阐述卡尔维诺的诗学体系,笔者将卡尔维诺诗学体系中的轻逸观提炼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卡尔维诺的轻逸观进行界定,再论述它的内涵和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卡尔维诺的轻逸观做出了一个清晰的界定,其定义为:轻逸是一种生存功能,通过文学追求轻松的本质来实现对沉重世界的一种轻化;轻逸是一种在叙述一种心理过程或思维的过程中包含的细微不可知的因素,即写作的高度抽象化和内容的高度浓缩;轻逸是小说结构的合理化安排,视觉形象的高度明晰,小说语言的高度精确性和概括性;轻逸是小说形象的一种象征性,令人难忘。;在第二章中,从小说语言、结构、形象三个方面来论述轻逸观在卡尔维诺创作中的表征,在卡尔维诺的创作实践中表现为使用轻逸化的语言,塑造轻逸的形象,使用“晶体结构”;第三章论述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接受,笔者从小说观念的轻逸、小说目标的轻逸、小说规格的轻逸和小说叙事的轻逸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寻找王小波接受卡尔维诺轻逸观的现实依据;第四章,论述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接受和发展。王小波对卡尔维诺的轻逸观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发展的接受。本章在偏离和发展中找出两人对小说轻逸观理解的偏差,从而进一步挖掘“轻逸”的内涵;第五章分析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接受和发展的原因,王小波接受卡尔维诺轻逸观是因为二者相似的家庭出身和阅读经历,偏离和发展的则是因为二者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历史语境。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小说的内部和外部找到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接受和发展的原因了。结语部分说明二者相同而又不同的原因,对全文内容进行系统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在生态批评视野下,对贵州文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图挖掘贵州文学的生态意识,并作出生态批评解读。论文运用中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围绕生态批评维度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