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贫困是社会贫困的一个重要缩影。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如何解决企业贫困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域探讨企业贫困问题,是基于目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众多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无论在内部生产经营上还是在外部市场开拓上,都遭遇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但也有不少企业审时度势、转变观念,应对挑战、转型升级,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不仅走出了发展的困境,而且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都面对了相同的外部竞争环境,却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发展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最终被淘汰出局?本文从学理层面和企业实务层面,探讨了企业贫困问题的产生及其表现形式,特别是借鉴了有关企业贫困问题各方学派的思想资源和学术观点。 本文省察两岸企业的经营困境,多数企业创始者刚开始都是充满理想、有创意、有策略、多数也具备产业需要的专业才能,但是大多数最后都以失败的悲剧收场,成功者几稀?作者曾在台北大学企业研究所研读相关企业经营课程、竞争策略等,也研习了哈佛企业管理个案分析。在学术的领域上,讨论企业成功故事、企业成功方程式、成功关键因素、企业基业长青等期刊与著作,汗牛充栋。在歌功颂德少数成功企业的同一时间,却有多数失败的民营企业正灰飞烟灭,无声无息消失在残酷的商场舞台。企业经营的成败不在于规模大小,也不在于员工数的多寡,而是企业能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以有限的企业资源采取最适策略,以实事求是、稳健经营的理念才能在市场上胜出,就如同大树的成长过程一般,核心价值体系宛如树根,核心竞争力就像是枝干,而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也如同树叶一般,枝繁叶茂健康成长,方能开花结果,带来企业生命力的生生不息。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依据,对企业发展贫困问题进行原创性、独创性研究。本人认为,好的企业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以先进的思想、观念为指导,企业才能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克服一切困难,走向光辉的顶点。本文提出,只有从解放思想的战略高度,从科学发展观中汲取真知灼见,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创新,也才能更好地破解企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设计了实践企业全面发展、提升企业全面能力、建立企业全面关系、塑造企业全面责任的目标模式。 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作用的理念,提出了构建企业发展利益互动机制、企业发展长效动力机制、企业发展资源整合机制、企业发展责任保障机制等一整套破解企业贫困问题的运行机制。特别是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企业发展意识的重新考虑、企业家精神的重新打造、企业发展制度的重新创设、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构建、企业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等一系列企业组织再造构架。 本文的鲜明特色与重要特点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相关内涵以及企业生存与发展个案分析,汇总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也经由相关理论阐述企业发展状况之提纲,整理企业贫困问题,探究其显性、综合与发展根源的各个构面,确诊企业贫困形成根源之后,提出有效破解贫困问题的策略,依序展开全面的变革行动、同步实施企业改造的目标管理、改造的运行机制、改造的企业组织,以引领企业能够脱离贫困的泥淖,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导向性,又有企业发展实践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系统规范整理相关重点要目及制作各式图表可供企业经营者转变观念、破解难题、改进决策时参考。 本文在阐述企业成功所需具备的竞争条件下,系统性深入思考,提出解放思想、逆向操作、创新模式、改造组织,求解企业贫穷问题的本质以及对应策略。失败的典型翻转不是没有成功案例,多数企业在面对市场严苛考验后,仍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端赖于企业领导者的决心与信心,能否带领企业团队走出困境。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博弈中,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方向,才能避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盲目实践。可以说,没有一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是一开始就一路经营顺遂的。反观令人钦佩的标竿企业大都是在屡次遭逢困境却能够树立信心、攻坚克难、浴火重生、再造事业而达至发展高峰、经久不衰的商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