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化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对于产业结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流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制造业受产业扶持与引导政策影响较深,各地区纷纷招商引资,发展类似产业,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但这个问题并不像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业的细分,市场力量推动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项目选择和区位决策的盲目性逐渐减少,地区间结构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即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受产业集聚发展与地区专业化水平变动的影响。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形成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引起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我国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差异度有什么趋势关系?我国区域间制造业结构是趋同或趋异?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和产业结构趋异方面的指标体系,试图对集聚指标进行改进,从行业和地区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制造业集聚状况,同时研究我国地区专业化的空间分布和变动状况。运用协整检验分析我国制造业各省区间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同,利用多维指标比较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及变动特征。最后,深入挖掘空间集聚与结构趋异的趋势关系,探讨其背后的经济意义。本文以全国2000-2013年各省区的制造业分行业分地区就业人数作为研究对象,先从行业和地区这两个视角测度集聚状况,得出我国制造业行业集聚与区域集聚趋势并不相同的结论,行业集聚度上升而区域集聚度下降,即制造业走向扩散的过程中仍保持较高的行业集聚度。其次,研究发现,区域间制造业结构呈现趋异趋势,与以往结构趋同的结论不同。最后,基于多维指标比较分析三者之间的趋势关系,行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结构趋异之间表现为同向关系,即区域内行业集聚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后,会引致区域间结构趋异;而区域集聚和地区专业化、产业结构趋异之间呈现反向趋势,说明我国制造业在逐步走向扩散的过程中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区域间制造业结构仍保持一定的差异度。本文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启示政府从资源优化配置入手制定产业政策,破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壁垒,积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钢铁产业仍属于粗放型生产方式的高碳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减排压力很大。随着“低碳”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
与现有的盘形凸轮的建模方法不同,利用Excel工具生成凸轮轮廓点的数据,在SolidWorks环境中直接利用三维点数据产生凸轮轮廓曲线,并通过拉伸特征完成盘形凸轮基体的三维建模,最后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对其临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为跨国公司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在跨国公司内部,集团公司出于利润调节或利益输送的目的,开始实施转让定价策略。转让定价通常
从本期始,《验光与配镜》栏目将辟出篇幅刊载《专家讲座》,其目的是较全面系统而又通俗易懂地介绍验光配镜知识,以供读者尤其是初入眼镜界的朋友参考学习。本次讲座由《屈光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发布包含智慧城市建设、虹桥商务区发展、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老龄事业发展等24个“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本期将部分专项规划中的亮点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中,情景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指教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因而它的发展决定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因而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