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一直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社会化养老的逐步发展,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逐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照护为支撑的多元化失能老人供给体系,这一体系在农村地区也在逐步的推行,在不同区域呈现差异性。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照护能力的衰弱,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成为了最大的挑战,多元主体长期照护供给能否满足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以及如何完善农村地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供给体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 本文以上海市L镇为例,运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个案访谈法对农村地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进行实地调研。笔者对农村失能老人供给和失能老人的需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供给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照护的压力,缓解失能老人身心负担,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在运行机制、供给主体以及服务供给等层面存在制约瓶颈,产生机制运行效率低、主体分工模糊、照护责任的推诿、服务难以有效的整合协同等多重困境,造成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多样化需求难以被有效满足。 本文从福利多元理论出发,结合协同理念提出构建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协同供给机制,从制度协同、主体协同、服务协同和信息协同四个方面实现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供给机制的高效运行,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供给体系,满足农村失能老人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