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短视频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继微博、微信公众号之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抖音”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抖音”让更多的人能直观地接触到少数民族民俗民风,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穿青人作为贵州特有的一个未识别少数民族,在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中,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部分民族文化正存在流失的危机,因此,传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十分重要,短视频的出现可以传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给短视频给予内容深度上的补给。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短视频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实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传播模式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本文以“抖音”短视频APP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参考传播学的创新与扩散理论,民族学的文化理论,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APP传播穿青人传统文化的实践效果,考察传统穿青人文化与新媒介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情况以及文化的传播效果,以便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穿青人传统文化。当前,立足于共享经济,基于移动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的媒体形态,以期穿青人文化传统这一枚“民族化石”得到更好的传承,促进穿青人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事业上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未识别少数民族文化的“抖音”传播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笔者从研究中发现,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在我国大力建设“网络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全新的网络媒介形态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