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的疗效,研究引起重度VVC的菌群分布及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重度VVC患者随机给予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连用5天或氟康唑150mg,顿服,72小时后加服150mg治疗。对所有患者留取阴道分泌物行真菌培养,利用APICandida试剂鉴定菌种,采用琼脂弥散法对检出的菌株行体外药敏试验。治疗完成后7~14天(近期)及30~35天(远期)进行真菌学疗效评价:真菌培养阴性为治愈,阳性则为未愈。 结果: 在178例重度VVC中,共分离到182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154株,占84.62%。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克霉唑和咪康唑的敏感率分别是99.45%、90.11%、91.21%、94.51%和69.23%,6例伊曲康唑耐药菌株中有3例同时对氟康唑耐药。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治疗完成后近期真菌学治愈率分别是81.11%(73/90)和82.95%(73/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治疗完成后远期真菌学治愈率分别是61.11%(59/90)和59.09%(52/8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白念珠菌是重度VVC的主要致病菌。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克霉唑有较高的敏感性,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存在交叉耐药。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口服,连用5天治疗重度VVC的近期、远期疗效与氟康唑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