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影视艺术的发展变革都离不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纪录片是对真实世界客观记录的一种影像艺术形式,因为它记录下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所以它在对记录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纪录片该如何顺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使其更具看点,唯有选用适当的叙事技巧输出更多高品质的内容。一日三餐是一个国家的民生根基,饮食与民生息息相关,饮食背后渗透出的更是一个民族、一户家庭寄情在其背后的饮食文化和家风。在当今社会吃美食不仅只是吃饱肚皮的生理需求更是人们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所以人们对美食的热情只增不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和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美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生活中人们不仅追求食物的多样和健康,而且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消费美食。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才从纪录片这个大家庭中诞生,它天生带有强烈的引导消费的气质以及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而深受观众喜爱。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Ⅰ》开播以来,美食类纪录片更是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热门题材。美食纪录片能否讲好一个故事,关键取决于它叙事技巧的运用。本文写作以影视叙事学理论作为支撑,以毕业作品《成都每一“面”》和近年来中国热播的系列美食纪录片共同作为主要的研究案例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叙事节奏这三个角度入手研究美食纪录片在叙事技巧上的表达特点及运用。叙事结构是通过对素材的重组排列使观众能够清楚获得带有创作者主观意识内容的独特形式,视听语言即叙事语言,因为它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叙事性,也是是构成影像文本最基础的手段。叙事语言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更是对叙事内容的呈现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新技术也不断被引入到美食纪录片的创作中带给观众更多感官上的奇观体验,比如动画虚拟场景再现、航拍摄影和2018年拍摄的《风味人间》中首次使用的显微摄影技术等叙事技法的创新应用不断丰富了中国美食纪录片叙事语言中的视觉表现手法及创作思路。任何叙事都有自己的节奏,没有节奏的叙事犹如一滩死水。精心设置的悬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够调动起叙事的内部节奏,镜头的运动和蒙太奇剪辑的灵活应用则能够调动起外部节奏,只有两者和谐共振才能构成完美的叙事节奏获得观众的青睐。纪录片始终是以追求真实作为自己的基本要素,在确保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叙事技巧能够使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更加具有可看性。因为纪录片本身就是记录文化,传播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美食纪录片承载着饮食文化,它以食传播文化也是最重要的叙事目的之一;本文重点研究叙事技巧在美食纪录片中的运用,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美食纪录片叙事承载的价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美食纪录片在叙事技巧运用上的分析探讨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以及在实践拍摄中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实用性思路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