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叙事技巧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影视艺术的发展变革都离不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纪录片是对真实世界客观记录的一种影像艺术形式,因为它记录下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所以它在对记录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纪录片该如何顺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使其更具看点,唯有选用适当的叙事技巧输出更多高品质的内容。一日三餐是一个国家的民生根基,饮食与民生息息相关,饮食背后渗透出的更是一个民族、一户家庭寄情在其背后的饮食文化和家风。在当今社会吃美食不仅只是吃饱肚皮的生理需求更是人们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所以人们对美食的热情只增不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和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美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生活中人们不仅追求食物的多样和健康,而且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消费美食。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才从纪录片这个大家庭中诞生,它天生带有强烈的引导消费的气质以及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而深受观众喜爱。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Ⅰ》开播以来,美食类纪录片更是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热门题材。美食纪录片能否讲好一个故事,关键取决于它叙事技巧的运用。本文写作以影视叙事学理论作为支撑,以毕业作品《成都每一“面”》和近年来中国热播的系列美食纪录片共同作为主要的研究案例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叙事节奏这三个角度入手研究美食纪录片在叙事技巧上的表达特点及运用。叙事结构是通过对素材的重组排列使观众能够清楚获得带有创作者主观意识内容的独特形式,视听语言即叙事语言,因为它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叙事性,也是是构成影像文本最基础的手段。叙事语言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更是对叙事内容的呈现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新技术也不断被引入到美食纪录片的创作中带给观众更多感官上的奇观体验,比如动画虚拟场景再现、航拍摄影和2018年拍摄的《风味人间》中首次使用的显微摄影技术等叙事技法的创新应用不断丰富了中国美食纪录片叙事语言中的视觉表现手法及创作思路。任何叙事都有自己的节奏,没有节奏的叙事犹如一滩死水。精心设置的悬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够调动起叙事的内部节奏,镜头的运动和蒙太奇剪辑的灵活应用则能够调动起外部节奏,只有两者和谐共振才能构成完美的叙事节奏获得观众的青睐。纪录片始终是以追求真实作为自己的基本要素,在确保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叙事技巧能够使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更加具有可看性。因为纪录片本身就是记录文化,传播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美食纪录片承载着饮食文化,它以食传播文化也是最重要的叙事目的之一;本文重点研究叙事技巧在美食纪录片中的运用,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美食纪录片叙事承载的价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美食纪录片在叙事技巧运用上的分析探讨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以及在实践拍摄中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实用性思路和启发。
其他文献
随着“绩效管理”概念的提出,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和重视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行绩效管理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也成为当代人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近来研究发现炎症贯穿于AS的全过程,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认为,血管外的感染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氧化应激反应
基于网络计划原理,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的工期与资源平衡,是现代大中型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运用P3软件进行工期与资源平衡的方法.
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发表和分享个人言论的广阔平台,各种网络数据迅速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潜在用户可以通过浏览这些主观色彩的评论来了解大众舆论对于某一事物或产品的看法,因此,如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分析社交网络短文本的情感倾向,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目前,深度学习方法已经在很多情感分析任务中取得
简述了近年来离子色谱分离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离子交换柱的研究新进展以及在样品分析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
被称为"拥有世界上最严格食品安全制度"的欧洲,也难免出现疏漏。前不久,德国二恶英饲料污染事件持续发酵,刺激了食品安全这根敏感的神经。然而从事件的源起、曝光到相关处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