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六首钢琴小品》Op.19之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19世纪著名作曲家,俄罗斯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从传统音乐的广阔领域里,不论是交响音乐还是歌剧、舞剧,不论是室内音乐还是独唱、独奏,都少不了柴科夫斯基。他继承了格林卡民族音乐创作精神,又汲取了西欧音乐传统,把专业的创作技巧和民间音乐结合起来。从他的音乐里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双面性格,由于俄罗斯地域辽阔,有70%的土地都是草原,地广人稀,人们难免会出现怀旧、伤感的思绪,同时又带有俄罗斯人民的彪悍性格,作品中不乏出现英雄性。他音乐当中充满那种苍凉的旋律,但是又体现出勇士般的矫健步伐,美丽而热情的梦幻战胜冬日迷途的现实,为俄罗斯乃至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柴科夫斯基的《六首钢琴小品》(Op.19)分别为《黄昏时的幻想》《幽默诙谐曲》《纪念册的一页》《夜曲》《随想曲》和《F大调主题与变奏》,是其完成于1873年的早期钢琴作品。这些小品生动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和柴科夫斯基内心的情感独白。本文对柴科夫斯基的《六首钢琴小品》(Op.19)主要从音乐本体分析和演奏分析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六首作品进行逐一的音乐分析,分别从旋律、节奏和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入手,体现作品的古典性、抒情性、戏剧性、民族性以及交响性的特征。在这六首作品中,运用了模进、持续音、柱式和弦以及小调式,模进的运用使复杂的旋律在柴科夫斯基的描绘下显示出细腻、淳朴和抒情性;主、属持续音发挥导向性作用,旋律始终受原调的影响和约束,音乐更加统一;小调的运用,表现了俄罗斯音乐中特有的韵味,一股股抒情又带有忧伤的气息扑面而来;柱式和弦的大量使用,音乐辉煌明亮、铿锵有力,如同交响乐队齐奏,音响效果更加立体化,展现作品的英雄性和交响性,与作品中抒情的旋律形成戏剧性对比。这些柴科夫斯基常用的音乐语汇的运用汇成柴氏独特的音乐特征和风格。《六首钢琴小品》虽然每首作品篇幅短小,但演奏技巧涉猎较为全面,双音、八度、和弦、大跳、歌唱性连奏和非连奏等。通过笔者的演奏认为手指触键的角度、力度、速度及深度,不同的音色处理对手指触键的要求,复调织体各声部声音和层次的处理,控制各个声部的旋律走向及音量,都需要手腕、手肘的配合以及臂、肩乃至整个身体去协调运用,达到“琴人合一”的效果。对《六首钢琴小品》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柴科夫斯基作品的风格以及如何演奏六首作品提供参考依据,丰富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文本文献,为今后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正>常言道: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母双双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而教育孩子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艺术。与母爱的细腻温柔、无条件接纳不同,父爱则是在深沉关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并且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强有力的经营结果。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管理者。所以领导者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必要的和十分重要的
为了探明大葱茬地块对樱桃萝卜生长及生理机制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大葱根系水浸提液处理樱桃萝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后测定樱桃萝卜幼苗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
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经营的一般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但由于其太多依赖政府,脱离市场,导致经营效率低,竞争力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运用源强系数法对2011年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测算,并分析北戴河海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旨在为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对咸阳进行实证研究,查阅2004—2008年的统计数据,采取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随着足式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各种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今,运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替代人类完成复杂危险环境下的操作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发展的共识。本文提
开展以“创新、强企、解难、惠民”为主题的“双创双服”活动,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创新创业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的坚
报纸
挪用公款罪自独立成罪以来,一直是刑法分则中争议较多的一个罪名,且实践中发案率较高,情况比较复杂,加之司法人员认识上存在分歧,导致该罪的法律适用颇有难度。在刑法和相关
本文论述的单螺杆水力机械基本技术理论问题包括:定子转子理论啮合状况的特征及其在运转过程的变化规律,单螺杆工作付压降分配及产生压降脉动的原因,在不考虑液体介质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