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歌曲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202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美育的育人功能。作为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将音乐艺术与生物知识结合具有潜在的美育价值。学生对歌曲的兴趣与音乐能促进记忆的重要研究成果再度说明了生物歌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有价值的。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资料分析法梳理并评述生物歌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中发现生物歌曲相关研究中尚未解决和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从研究的问题出发,梳理相关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歌曲、学习情感、学习成效进行概念界定,分析生物歌曲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并确定研究内容。第三部分是实践调查,通过调查与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生物歌曲的看法与应用建议,分析对应结果以便在规避常见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应用。另外,调查了学生的听歌现状与对生物歌曲的态度。第四部分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帮助学生学习构建生物歌曲教学实践资源库,展示了实践前构建七年级下册生物歌曲库的过程与方法,建构了生物歌曲教学实践的相应策略,设计了评价工具并进行了检验,为后续实践作充分准备。第五部分是实践研究,以实习学校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在常规教学外使用生物歌曲辅助。通过数据分析、访谈与观察,分析生物歌曲对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成效的影响,对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第六部分是研究成果与结论,梳理了研究过程中产出的能供一线教师直接使用或参考的生物歌曲作品。对实践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通过访谈与案例分析可得,生物歌曲及其相关的课堂活动能够从学生歌曲学习与赏析,手工制作、设计合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说明生物歌曲资源对初中生物课堂实施美育具有重要价值。二是通过数据发现,实验班较对照班在另外的部分题目上出现了显著差异,且有所提升。在具体题目中发现对照班关于查漏补缺和回顾旧知识的倾向减弱,但实验班在整体上有提升。探究学生在试卷中两部分知识得分情况时发现实验班在第3、4章相关题目上的得分与对照班之间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班得分更高,实验学生第3、4章知识的掌握的更好。说明生物歌曲在提升学生生物学学习情感和学业成绩上具有重要而广泛的积极影响。三是学习情感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二者存在正相关,结合访谈与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可得生物歌曲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习成效的提高。
其他文献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我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创新,进而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和“卡脖子”问题破解,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受制于传统“院系—学科”架构下的学科组织割据,以及学科群和校内跨学科中心两种组织方式的局限,国内研究型大学在学科间大跨度交叉与综合集成发展上仍然滞后。当前,国家实验室被置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领头羊位置,将成为推
<正>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他们普遍不会劳动,长期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辗转于各种兴趣班,片面追求成绩,和生活实践相脱节。很多学生渐渐迷上
期刊
对电路信号进行测试、优化是增加电路控制能力、防止干扰的重点,将自动化测试技术引入到信号处理中,可有效提高测试工作效率。主要研究了处理电路的自动化方法,首先对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其次详细说明了测试系统设计要点,包括对多普勒结构的引入、采集和判断信号类型,最后对供电模块设计、自动测试系统和高效打印技术进行了说明,以期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深刻了解信号处理电路技术,提升电路测试水平和效率。
针对多通道数字相机因信号串扰导致的输出图像重叠问题,基于自行研制的四通道CCD数字相机系统数据,对串扰系数进行了追踪测试,发现串扰系数与输入信号强度和系统读出速度有特定的规律。对于这类系统噪声类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定标和图像处理的串扰图像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标建立串扰比例系数与像素DN(Digital Number, DN)数的关系,再由串扰通道反推被串扰通道的干扰量,通过还原算法进行系统差修正
目的:优选醋南五味子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米醋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为考察因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含量为评价指标;进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响应面曲面设计法考察米醋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对醋蒸南五味子炮制工艺的影响,寻找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南五味子的最佳醋制工艺为
神话概念在当代文化中有丰富的含义。从总体上看,可将神话研究分为考察人类早期阶段的“早期神话”维度、研究神话在现代社会中新创造和新形式的“新神话”维度和解构神话神秘性与控制作用的“解神话”维度。马克思对这三个维度的神话研究均有重要的理论论述:在“早期神话”方面,马克思对神话及其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在“新神话”方面,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终结了创造新神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解神话”方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寻找五味子鲜果采后用不同方式干制后的差异代谢物,探讨“杀青”可能对其代谢轮廓造成的影响。方法:以15份五味子鲜果为样品,每3份为1组,分别采用烘干、晒干、微波、烫漂、蒸制5种方法进行初加工。将得到的五味子样品采用50%甲醇提取并进行~1H-NMR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比较各“杀青”样品与烘干、晒干样品间代谢物轮廓的差异。结果:通过~1H-NM
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的神话之间往往存在着许多相似性。过去的研究一贯用扩散传播或者人类共同心理特质来解释。而劳亚古陆假说则超越了上述解释,因为它涉及到整个神话体系,尤其是从创世到灭世的整个过程,是以叙事线为特征的神话。这一神话的传播依靠的不是扩散,而是人类的不断迁徙。作者从追溯一个童谣的起源入手,逐步阐述了神话的定义、神话研究的历史、世界神话的主要类型及其差异、比较神话的意义及方法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神话不仅有着一波三折的情节,还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彰显着鲜明而独特的召唤结构。神话故事的阅读和教学,不能完全停留在纸面上,而要透过语言文字,品语言、悟形象、挖内涵,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实现言语能力培养、品质铸造和文化传承的育人目的。本文提出要基于单元整体,在统整中复述神话的情节内容;聚焦表达细节,在构建中历练学生的想象意识;强化资源统整,在关联中发掘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