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伦理的倡导者翻译家孙致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工作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因此研究翻译问题就必须研究翻译家,进行翻译家研究是翻译及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资深翻译家孙致礼历经近三十年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出版了大量备受读者欢迎的成功译作,并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译论,他的实践和理论均折射出伦理的光芒。本文拟从伦理的角度对翻译家孙致礼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进行描述性研究。纵观翻译研究的历史,它先后发生了两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兴起而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此时,翻译研究学者纷纷从语言学的关照下研究形形色色的翻译现象,中心议题是等值和等效。第二次转向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末,最先由Andre Lefevere和Susan Bassnett提出的文化转向,此时,翻译研究学者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众多的翻译问题,中心议题是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文本之外的因素,此时,传统译论中的忠实似乎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汇。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诸多问题都牵涉到伦理议题,翻译研究也不例外。2001年,Pym在《译者》特刊的导言中宣称翻译研究已经回归到了对各种伦理问题的讨论。伦理回归不再像以前的翻译研究那样否认研究的历史继承性和陷入二元对立的模式,它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中的各种关系,并用伦理思想来规约翻译活动。本文响应Pym等翻译理论家伦理回归的召唤,试图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出发进行翻译家孙致礼研究,重点是对孙致礼的翻译活动作历史性的梳理,追溯其翻译思想的萌芽、形成、发展的历程,对孙致礼的伦理观点—译者的职责进行仔细的阐述,最后依据他的翻译伦理观点品评他的翻译实践。本文研究发现孙致礼在翻译中始终坚持原则,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他的翻译思想来源于丰富的翻译实践及对中西译论的兼收并蓄,并折射出浓厚的伦理色彩,不愧为一位令人敬佩的著名文学翻译家。本文将伦理引入翻译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青年译者从孙致礼的实践和理论中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挖掘本土的伦理观,促进中国译学和翻译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所有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它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上意义深远。19世纪兴起的自由主义所有权观念,使所有权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使所有权成为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成为高度关注的话题。不论是建筑行业,还是工业系统都在以消耗能源为基础维持行业稳定,其后果使生态资源变得越发稀缺。面对该问题就必须落实与推进可持
探讨分析医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沟通的差异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使用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和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确定的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引起了理论界的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打工
笔者通过能本为的视角,对中职英语"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设计和研究。首先论述了能本位教育理念引入此模式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提升中职英语"3+4"对口贯通分
本文主要以混洗分形中的经典图形Sierpinski三角形为例,以Sierpinski三角形的生成元为设计元素在家具的形态设计中加以使用,并结合了相关分形理论、分形的特性和家具形态设计的
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指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实践、民族工作环境以及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和中国民族工作者总体的、抽象的、概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我党已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入议事日程。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2005年至2007年以石榴15个类型共73个品种为试材,利用9个枝叶性状、9个果实品质性状、裂果抗性、干腐病抗性、216个AFLP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利用果实
针对汶川体育馆独特的建筑造型,对实现其造型的主体混凝土框架、屋盖空间网格结构及出屋面椭圆筒壳的设计进行介绍,重点介绍该工程中应用的可实现柱间支撑与预埋件连接"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