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养廉银制度平议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侧重分析专制社会背景下养廉银制度的概况,具体阐述了在皇权进一步加强的政治形势下,官吏俸禄的不协调走向及其根本原因.清初的赋役改革,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不可避免地使地方财政中央化的进程加剧,加快了耗羡归公的推行速度,对于养廉银制度的深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抹去的作用.统治者欲推行养廉银制度、也即增加官员的俸禄来澄清吏治,期以"大法小廉",然在专制社会,养廉银制度只是一味暂时缓解、无法根治的药方.全文细致地分析了养廉银制度在专制社会形态中的演变,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进行诠释,引发了关于养廉银制度之外的更深层思考,也即怎样处理权与法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仅仅以"银"养廉.
其他文献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廷,别号容庵,河南陈州府项城县人.1882年随吴长庆军赴朝平息壬午兵变,事后驻防朝鲜;1885年1月回国;1885年9月护送大院君回朝鲜;1885年11月,袁世凯升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文化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联合国曾推崇他为世界名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