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大学生团队互动网络特征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队成员间的社会互动特征是影响团队的重要变量。目前对于团队互动过程很多研究缺乏对真实团队的考察和高度生态效度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以一种系统的、动态的角度来探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呈现团队成员的结构位置及团队互动形态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以社会网络方式进行考察的尝试还较少,更缺乏深入实证研究。   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以苏州大学21个真实大学生团队共145个有效被试为研究对象。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系统探讨团队内部互动的结构特征。在个体层面上,考察成员个体的网络角色并找出影响因素;在整体层面上,分析团队整体网络特征对绩效的影响,着重考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团队网络结构,并结合个案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团队成员可按照其在咨询网络中的点入度以及点出度的情况,分成精英型、实力型、主动型以及孤立型四种角色,并按照中介中心性高低进一步区分出团队重要桥梁和非重要桥梁成员。   (2)精英型成员更容易成为团队领导,也更多地担当团队的重要桥梁角色。   (3)团队成员的社会性别比生理性别更重要,精英型成员多为双性化与男性化,孤立型成员多为未分化;双性化与男性化更多成为团队的重要桥梁。成为精英型、重要桥梁成员的关键特点是尽责性而非能力。   (4)从形成期到震荡.规范期到稳定期的团队成长的动态过程揭示,团队互动密度与中心势都发生了变化,互动密度呈现V型走势,中心势呈现直线显著下降趋势;互动密度和中心势在形成期和震荡.规范期都存在显著两极分化的团队,在稳定期分化减小。团队互动密度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团队中心势与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5)本研究团队的个案分析发现,典型团队有伞型、碟型和星型三种互动结构,其结构从优到差依次为伞型、碟型和星型。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道路建设工程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的工艺层出不穷.其中,混凝土技术在道路建设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路面承载力的加重,导致越来多的混凝土公路
在“互联网+”主导下的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将进入更系统的网络研修阶段。网络研修中,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参与专家引领下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研修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
视觉选择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外显的眼跳行为和内隐的注意转移。两者对于目标物的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基于这种共同作用,眼跳和注意转移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根
在注意领域里,返回抑制现象是指:对一个刺激进行反应时,该刺激与先前事件的位置是相同的情况比两者不同时,被试的反应时会延长。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线索(先前事件)与目标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