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以Higgins & Kram(2001)的发展网络理论为依据,并整合Kram(1985)与Dreher & Ash(1990)的师徒经验之心理社会和职涯发展的功能及其评量,分别探讨两岸企业员工的师徒关系对个人学习和职涯发展的影响,进而比较两岸企业员工在师徒关系、个人学习和职涯发展的差异。
所谓师徒关系,一方面是指徒弟在师徒关系中所知觉到的谘商赞助、角色楷模、引荐推介和保护协助的四种师徒经验。另一方面是指以发展网络为基础所发展的师徒关系,根据师父来源是否多元,以及师徒的亲疏关系程度两个向度,划分为创业型(Entrepreneurial)、机会主义型(Opportunistic)、传统型(Traditional)、收纳型(Receptive)四种师徒关系类型。个人学习包含个人技能发展和工作关系学习。而职涯发展则包含工作升迁、工作满足和组织承诺。
本论文共包含三个研究,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以台湾和中国大陆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验证师徒关系对个人学习和职涯发展的影响。研究三则比较两岸企业员工在师徒关系、个人学习和职涯发展方面的差异。台湾有效样本为313人,中国大陆为450人。研究工具包括「师生或师徒关系发展网络量表」「师生或师徒经验量表」、「个人技能发展量表」、「工作关系学习量表」、「工作升迁量表」、「工作满足量表」以及「组织承诺量表」。每一个量表皆有不错的信、效度。
研究发现叙述如下:
1.两岸员工之师徒经验与其个人学习与职涯发展皆有显著正相关。师徒经验越多其个人学习与职涯发展的表现也越好。
2.台湾或大陆员工皆是角色楷模的师徒经验对他们的个人学习和职涯发展大部份的因素预测力最高而引荐推介对职涯发展也有显著的预测力,尤其是在大陆。
3. 两岸皆是师徒类型属创业型的员工,在个人学习和职涯发展上的表现最好,而且大部份都显著地比机会型和收纳型显著地好。然而,只有传统型的大陆员工在个人技能发展工作关系学习上、整体工作满足和内在满足方面,都比收纳型和机会型显著地高。
4.台湾企业员工在角色楷模、引荐推介、保护协助及其整体师徒经验皆显著高于中国大陆的企业员工。台湾企业员工在整体工作满足(一般满足)和内在满足方面,显著地比中国大陆员工满意。而且其组织的价值、努力、留职和整体的组织也更能承诺。在师徒经验的咨询赞助、个人技能发展、工作关系学习、整体工作升迁、工作满意、升迁满意和外在满足的满意程度方面,两岸并无显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