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P2X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2002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电针可改善神经病理痛,但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脊髓过表达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可通过上调P2X4受体使小胶质细胞从静息状态变为活化状态,从而引起机械痛觉过敏。然而,有研究表明P2X4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活化与热痛觉过敏无关,因此电针缓解神经病理痛的热痛觉过敏应当存在其他机制。本研究假设电针是通过减少脊髓 IFN-γ过表达以抑制脊髓P2X4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损伤引起的机械痛觉过敏,同时通过抑制P2X7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并减少其介导的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或IL-18过表达缓解神经损伤引起的机械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  方法:  本研究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SD)成年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鞘内注射IFN-γ模型或鞘内注射BzATP模型。通过von Frey和Hargreaves测试评估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通过免疫荧光、real-time PCR、ELISA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脊髓P2X4受体、P2X7受体、IFN-γ、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此外,运用鞘内注射A-438079以判断脊髓过表达的IL-1β和IL-18是否依赖于P2X7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并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以观察IFN-γ对于P2X4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P2X7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IL-1β和IL-18的释放。  结果:  电针改善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大鼠的机械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抑制脊髓P2X4受体和P2X7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脊髓过表达的IFN-γ、IL-1β和IL-18。电针改善BzATP注射模型的痛觉过敏,并下调过表达的P2X7受体、IL-1β和IL-18。IFN-γ可引起P2X4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活化,但电针对于IFN-γ鞘内注射疼痛模型没有保护作用。此外,A-438079鞘内注射可改善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和BzATP鞘内注射模型大鼠的痛觉过敏和IL-1β过表达。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A-438079可抑制BzATP诱导的IL-1β过表达。  结论:  电针可抑制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大鼠脊髓IFN-γ过表达及其介导的P2X4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活化,并抑制脊髓P2X7受体阳性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IL-1β过表达,从而缓解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容量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50例,年龄60~75岁,ASA分级Ⅰ~Ⅱ,随机分为血
研究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易造成患者残疾和死亡,需要使用脱水剂或手术治疗,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损伤并及时救治,是改善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及改良心肌活动指数联合评价不同程度子痫前期胎儿的左心功能。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06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孕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