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别对放牧补饲条件下(平均补精料1.5kg/d.头)纯种新疆褐牛(10头)、荷斯坦(10头)、安格斯(10头)、西门塔尔(5头)公犊。在10月龄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肉块进行肉品质分析和比较。分析补饲和不补饲精料的新疆褐牛牛肉的肉质差异。本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测量新疆褐牛、荷斯坦、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在2005年6月至10月的放牧补饲条件下体重和体尺的变化发现:体尺和体重的变化与牧草的季节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放牧犊牛的生长发育随牧草和季节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出现两个生长高峰(6-7月和10月)和一个平缓期8-9月。2.屠宰率的依次顺序是西门塔尔53.23%>安格斯51.56>%新疆褐牛>50. %8荷斯坦49.7%>新疆褐牛放牧42.8%;胴体净肉率安格斯81.4>%新疆褐牛76.8>%荷斯坦76.7%>西门塔尔71.3%>新疆褐牛放牧68.3%。3.补饲与不补饲精料的新疆褐牛骨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26.5千克和26.9千克,肉重差异很大分别为86.9kg和56.8kg。说明组骨组织生长速度相当,但肌肉组织的生长速度明显比不补饲的快。这与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关,牛犊牛的所摄入的营养现满足骨骼的生长其次才是肌肉组织。4.对肉品质的分析比较发现:肌红蛋白的含量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含量顺序是新疆褐牛放牧﹥荷斯坦﹥新疆褐牛﹥安格斯﹥西门塔尔;不同部位肌红蛋白含量多少也不相同,半腱肌和臀中肌含量大于背最长肌。同一品种各部位的系水力不同依次为背最长肌﹥臀中肌﹥半腱肌。放牧条件下补饲精料可以显著提高新疆褐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和粗蛋白的含量,改善肌肉肉的颜色和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