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ding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比喻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和投资是内部需求,出口是外部需求。众所周知,外部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近年来国际经济的动荡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不动摇,并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次会议确定了消费在“三驾马车”中的领跑地位,而作为能够鼓励、促进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战略措施。以央行1999年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为基础,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消费信贷得以快速发展。  本文以现代消费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特殊性,理论叙述和实证分析相互辅助,全面考察我国消费信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拟用全国31个省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以扩展而来的C-M消费方程为基础,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证:首先,检验消费信贷对消费的整体拉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对收入及消费信贷的变化均存在过度性敏感,也就是说消费信贷确实对消费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然后,按照行政区域东、中、西部的划分,结合我国消费信贷区域发展差异过大的国情,研究消费信贷的拉动作用是否也相应的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实证表明,拉动效用的地区差异确实存在,东部、中部的拉动显著,西部效果甚微;接下来,对消费信贷的拉动途径进行实证,其结果显示,我国消费信贷主要通过帮助实现“大额刚性支出”作用于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在非耐用品及服务支出上的拉动作用并不显著。  最后,在前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英格兰银行的会议上提出资产价格泡沫已经成为中央银行面临的新挑战,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热烈讨论。由于房地产具
王申勇艺术简历  王申勇(生勈),1972年生于四川省成都,1997-199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工笔花鸟、走兽画专项研修班导师。曾获省、国际、全国美术类大展金奖六次,银奖四次,铜奖两次,优秀奖两次。  1998年《那一年秋》获“第四届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展”金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