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肝纤维化情况,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为本病的中医证型客观化及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以及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10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采集患者的临床四诊资料,参照1992年《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对入组患者进行肝功能、HBV-DNA、肝纤四项等抽血检查;并采用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硬度值(LSM),探讨CHB中医证型与LSM值、血清肝纤四项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统计数据用SPSS18.0软件处理。结果:1.入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2.各证型间肝纤四项检测指标比较,从高到低为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各证型HA两两比较:脾肾阳虚型与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证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证型LN两两比较:湿热中阻型与肝郁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证型PCⅢ两两比较:脾肾阳虚型与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证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证型C-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B患者不同证型,LSM值变化从高到底为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各组证型两两比较,肝肾阴虚型与湿热中阻型(P>0.05),脾肾阳虚型与肝郁脾虚型(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直线相关检验,CHB患者肝纤四项各项指标与LSM值有直线相关性(P<0.05),其中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Ⅳ)与LSM相关程度较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高。结论:1.CHB不同证型间的LSM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助于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标准化。2.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在临床肝纤维化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协助指导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