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与诗情共生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obi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80年代复出文坛的汪曾祺,热衷于对民间日常生活的书写,他小说中独特的回忆性笔触和对生活世界风俗画式的呈现,使他成为八十年代文学场域中颇为独特的存在。在他远离政治意识形态的书写中,实则包孕着对于民众生活世界的体认,也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文化意涵。本文试图将汪曾祺的创作放入时代历史的脉络中,通过爬梳历史和文本细读,深入探讨汪曾祺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审美风格和思想意涵得以生成的过程,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历史中的哪些传统、哪些资源最终促成了“汪氏文体”的完成。汪曾祺在八十年代以后的大量创作共同营构了一个生动鲜活、独具韵味的“民间生活世界”,本论文重点关注汪曾祺对这一生活世界的书写形式,结合作品,分析汪曾祺是如何为这一世界赋形的,有哪些重要的经验和文化想象被带入到他对这一世界的观念建构和美学建构中,由此,汪曾祺表达出了他对民间、民众、日常生活和历史的怎样的独特的理解。本文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一章对汪曾祺1940年代和1980年代之间的创作关系作简要梳理,分析他四十年代的创作起点对于其后期文学写作的意义,继而在两个创作年代之间阐明内在的承接关系,即关注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文化实践为他的“民间”意识所提供的各种资源与启示。第二章以汪曾祺的“旧稿重写”和“旧梦重温”进入他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分析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融入了哪些具体的历史、现实的内容和情感,它们又是如何结构、呈现在他的文学写作中的。通过对汪曾祺八十年代小说所涵盖的重要的主题和思想意涵的阐释,深入他对于民众生活世界的独特感知和理解,探寻其内蕴深远的文化理想。第三章在汪曾祺回忆性书写的脉络里,以“风俗画”小说的文本形式为切入点,从审美分析的角度探寻他笔下民间生活世界中的美学风貌,以及从中所体现出来的作家的审美价值判断和文学创作理念。从“形式”到“内容”,阐述汪曾祺笔下兼具世情与诗情的民间生活世界到底是如何建构出来的。
其他文献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出口匝道是高速公路的事故多发点。根据国内外统计数据,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500米范围内的事故占全部高速公路事故的30%左右。而且,互通立交出口处的事故
MicroRNAs(miRNAs)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s,可通过靶向目标mRNAs造成对其切割或阻止其翻译,对植物生长发育、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iR398在多种植物的胁迫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了水稻(Oryza sativa L.)OsMIR398定向敲除突变体材料
我国的农药以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主,酶抑制法是利用农药对酶活性抑制原理来检测农药残留的一种快速筛选检测方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能快速响应
郑李锦芬说自己是个“贪心”的女人,因为她既要成功的事业也要快乐的家庭。她认为自己幸运地都得到了。在她身上同时蕴藏着多种特质:优雅而执着、犀利而坦诚。2005年,争议多年的《直销法》即将推出。她领衔的安利(中国)将由此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难相信,现在离我坐着摩托车为安利寻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已经过了十几年。  来中国之初,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希望安利公司能够在中国立足和发展。但是来中国
水稻中越来越多编码PPR蛋白的基因被报道,PPR蛋白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蛋白家族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影响叶绿体的发育进程,进而导致植物早衰或者延缓衰老死亡。本研究中,通过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粳稻品种“嘉花1号”得到突变体tcd34,对其进行性状分析、图位克隆、互补验证、基因编辑验证、亚细胞定位实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功能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20℃环境中,突变体tcd34的整个植株表现为完全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