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作为“第二课堂”而存在。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已逐渐由仅供图书存储、借阅的单功能建筑发展为集学习、研究、交流、展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作为“第二课堂”而存在。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已逐渐由仅供图书存储、借阅的单功能建筑发展为集学习、研究、交流、展示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在这种转变下,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界限逐步被消解,趋向开放化。因此,新时期下如何对阅览空间进行设计,为读者提供一个高品质的阅览场所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将从阅览空间的使用效果及其相关设计策略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阅览空间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过往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阐述,确定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特点以及阅览空间的发展历程、类型、特征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使得研究者对高校图书馆建筑阅览空间的内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行为观察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进行调研,归纳整理阅览空间中人的行为要素,绘制行为地图,在分析行为与场所的关系的基础上对阅览空间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关设计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运用SD法从读者心理体验的角度对阅览空间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此类阅览空间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第五部分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归纳总结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注重城镇景观形象,塑造城镇特色景观,是当今我国城镇建设中一个不断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川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忽视城镇
自1899年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起,几代学者以全球不同地区的城镇形态为研究对象,逐渐形成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等三大国
本论文是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是江苏近代建筑。由于江苏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近代建筑发展不平衡,建筑类型也各有侧重,在此条件下,本文突
当代民居保护与改造问题不断升温,在保护原貌和改造两者都须兼顾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就是形式主义上的改造。但是形式上的保护性改造必须要保证在改造完成之后,建筑本身应该符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市灾害却屡见不鲜。特别是以地震为代表的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安全和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
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教育”的方针政策下,南昌市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高校以此为发展契机,扩大招生规模。为满足大规模招生的需要,大部分高校选择了在南昌
窗是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节能设计的关键。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冬、夏两个极端季节,窗是造成室内恶劣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太阳辐射过量的夏季,单层玻璃无法遮挡热辐射的进入,若
在全球一体化的快速进程中,城市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历史文化遗产也在逐渐消失,城市记忆被一点一点的磨灭。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
随着“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反对“冰冷设计”的“地域主义”建筑设计思想和实践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成为了当代一个很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课题。一直以来,“
本论文以非线性思维下的绿色建筑创作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非线性思维的剖析,论证建筑的非线性特征,并提出一种以非线性思维为根本的FAID生成方法,以实例论证其在绿色建筑创作中